生物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丁兆友 荆长富 韩楠 刘宇春 柴双
[导读] 研究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7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随机双盲导入,各35例,观察组给予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实施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陶瓷棒;富血小板血浆(PRP);微孔陶瓷颗粒;自体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近年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骨科常见疾病,是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导致骨细胞成分和骨髓发生死亡而导致的,以酸麻、间接性疼痛、腰部持续性疼痛作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易导致自由活动能力丧失、身体残疾,而早期治疗,能改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预后[1]。本文以探究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导入,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所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和智力障碍;伴有恶性病变;存在手术禁忌症。
         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范围50岁-81岁内,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7±1.21)岁。
         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范围51岁-80岁内,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2±1.27)岁。
         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髓心减压植骨治疗方式。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详细记录治疗效果。
         观察组实施: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方式。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常规手术区域消毒铺巾,于大转子下1厘米处向远端作一道长约3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钝性分离股外侧肌至骨皮质,保持患肢稍内旋位,在c处,(收集大粗隆处松质泥及骨髓备用)退出钻头及导针,用特制翼状刮刀经所钻通道伸入至股骨头下骨坏死区域,刮除坏死硬化骨组织。抽取自体静脉血30ml制备6ml富血小板血浆(PRP)后混合自体骨及5g陶瓷颗粒,经特殊设计的空心漏斗植入清除病灶区并0.5厘米处,(收集大粗隆处松质骨备用)退出钻头及导针,用特制翼状刮刀经所钻通道伸入至股骨头下骨坏死区域,刮除坏死硬化骨组织。抽取自体静脉血30ml制备6ml富血小板血浆(PRP)后混合自体骨及5g陶瓷颗粒,经特殊设计的空心漏斗植入清除病灶区并打压紧实,随后通道内敲入陶瓷支撑棒,轻轻敲击压实,透视确认骨植入及陶瓷颗粒位于刮除的骨坏死区域,生理盐水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前及术后各静滴抗生素,并开展术后镇痛及抗凝治疗[2-3]。术后免负重功能练习,扶拐半年,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一次,不适随诊。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治疗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若数据见存在差异,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分析总有效率

2.2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20.12±2.15)d、出血量(105.12±2.14)ml以及手术时间(46.28±1.15)min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所示。
                  表2:分析完全负重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股骨头受阻状态是引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原因,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还伴随股骨头骨质缺血等不良情况,则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于发生率较高的骨关节疾病,对患者的正常股骨头功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导致残疾,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不同因素所引起,主要是由于人体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股骨头作为人体十分重要的关节部位,该疾病易导致髋关节残疾风险增加,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而随着我国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较多学者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已经有了新进展,治疗手段也不断优化,目前临床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包括:姑息性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等等,目前微创治疗广泛应用。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多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1.髓芯减压(翼状刮刀)可以彻底清除股骨头内坏死区域的硬化坏死骨,同时也可以降低股骨头内骨的压力。2.骨内的压力减轻后封闭的骨髓腔被打开,因高压造成的缺血随即得到缓解,从而导致骨内毛细血管的再生及骨小梁的再形成。陶瓷棒可将股骨粗隆的血管引导至股骨头后可以彻底解决股骨头坏死的血供中断问题;2)可降解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不影响磁共振检查或后期关节置换;3)材料逐步被新骨爬行替代,由此提高复合物的力学性能,达到永久性生物力学支撑;4)配套手术器操作简单。3.陶瓷棒能诱导血管再生。4.富血小板血浆增加活性促进骨愈合。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实施陶瓷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骨植入微创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嘉奕.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799.
[2]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等.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15(3):45-49.
[3]肖宏,李孝林.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865-18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