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王雪莲
[导读] 探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后其患者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持续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因此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部肿瘤,手术,深静脉血栓,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临床中常见的胸部肿瘤患者易出现肺动脉栓塞,因为肺动脉栓塞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率高达30%。结合肺动脉拴塞的病理学进行分析,其病因多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大约有70%~95%的肺动脉栓塞症状均是由于深静脉血栓引起。因此在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做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合胸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患者出现的深静脉血栓症状。本研究将探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区间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9.5±11.3)岁。疾病类型包括肺癌患者53例,食管癌患者25例。病程时间为1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7.3±1.5)个月。分组后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线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保障患者康复的正常护理需求。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在术前、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1.2.1术前护理
        首先,在手术之前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术前访视,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情况的认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疏解。例如,部分患者对于手术存在疑问,因此将手术过程以及术后预期的康复效果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疑问,降低患者对于手术以及未来康复的恐惧感。再如,部分患者具有精神紧张的表现,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障患者拥有足够的睡眠。同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日常的护理需求,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能够顺利地接受手术并在手术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配合度,以获得最良好的康复效果。
其次,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在术前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指导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障手术的顺利。对患者术前的生活进行指导,指导患者在术前禁烟禁酒,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指导患者在术前多饮水,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并增加血液流速,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同时将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向患者进行系统的讲解,增强患者对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重视。
1.2.2术后护理
(1)术后6h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由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小腿自下而上进行环形按摩。术后1d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足背屈伸,股四头肌运动,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训练。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可辅助患者下床活动。

(2)做好对患者血管壁的保护,术后增强补液量,保护患者的血管壁,同时禁止在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可有效应用留置针降低穿刺次数,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内膜。在穿刺时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避免下肢静脉,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3)密切监测患者康复期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肿胀、增粗、疼痛、皮肤高温、肤色加深等相关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在日常护理时应对患者上述症状进行详细的监测并记录。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监测并及时上报检查结果。
1.3数据统计
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采用SPASS24.0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连续性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并运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用X2检验。数据统计具有显著差异时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持续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开胸手术的过程中其静脉壁会受损,血液流速会减慢,同时还会出现高凝血状态,而这些原因正是引起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石志永研究认为对于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后会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发生率较高,因此应做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王颖妍通过研究认为对于肿瘤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的躯体被动运动等多项护理措施可预防深静脉血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后且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时间以及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对胸部肿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临床实践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原红,赵秋月,金志红,周立军,张璟,杨焦. 胸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04):347-349.
[2]石志永,张沂平. 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1203-1205.
[3]王颖妍. 预防肿瘤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304+306.
[4]魏世民. 低分子肝素对开胸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7):807-8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