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骨关节护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病患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4.00%)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0.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作为目前使用范围广、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在骨关节患者护理治疗环节融入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关节;护理治疗;临床效果
临床上骨关节骨折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除了上下肢、胸椎以及腰椎骨折之外,还包括复合伤,这种疾病发病时间较长,而且患者疼痛感比较强烈,除了对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之外,还会对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常见方法为手术,当然也需要进行高效护理,如果护理做到位,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研究对象为骨关节疾病治疗,研究内容为通过护理实现的临床价值,对其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病患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7.11±12.67)岁;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6.35±11.9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通过常规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组:通过临床护理相关途径加以护理,第一步为创建针对性的护理小组,主要由护士组成,根据临床护理相关措施以及方法展开护理。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入住之后,首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患者曾经的发病史以及过敏情况进行熟悉,此为基础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在治疗上通过正确思路对患者加以引导,并介绍有关治疗方法以及措施,对患者消极情绪进行及时转变,让患者能够正确看待疾病,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手术前的相关护理工作。患者入院之后,首先对生命体征展开仔细测量,针对患者患病大致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对护理路径表进行了解,同时尽快熟悉并适应入住环境,让患者配合完成相关检查项目,为手术的开展做好前全面准备;⑵手术之后的护理措施。①在手术结束后的6h时间内,将病床枕头去除,让患者以平卧的姿势躺在病床上,头部向一侧歪斜,防止因为呕吐物出现短暂窒息,同时将患病一侧肢体逐渐抬升,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相关作用与功效,当患者积极从事患病肢体的肌肉收缩活动,10~20min/次,4次/d;②在手术结束后的2~4d内,患者除了要进行肌肉收缩相关运动锻炼,同时开展足趾跖屈背伸活动,10~20min/次,4次/d,医护人员即使对患病肢体功能展开详细检查,结合患者身体恢复状况对训练对策实时调整;③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指导工作。在患者将要出院时,医护人员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讲解,对日常护理事项多加了解,患者每天都要进行功能锻炼,在饮食以及生活事项上多加注意,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营养高且易消化食物,定时定期进行复查,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治疗效果加以了解。
1.3观察指标
首先制作一个标准的满意度调查表,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并进行评价,最高得分为100分,≧80分评定为满意,60~80分之间为大体满意,≦60分则为不满意,对两组患者在医院入住时间及所花费用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22.0,若是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则用()代表,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采取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对比,以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组间对比,以2比较法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分析。若P <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的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护理中的对比,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中的对比情况[(),分]
.png)
2.2两组患者在满意度的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满意度(94.00%)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满意度的对比情况[n(%)]
.png)
3.讨论
在护理骨科患者的时候,通常要借助临床护理路径来完成,这类护理方法最近几年非常流行,配合高技术医疗设备实施优质护理,因此此类护理法在临床上使用量较高,优势非常明显,通常包括:(1)可以对护士日常工作发挥出很好的规范效果,有助于医院有关机构对临床护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最终做出明确规定,医院护士在相关操作上一定要做到高质量,有关护理操作要严格遵循规定来执行[2]。在护理工作正式开始前,首先要创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小组,针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明确分配,所有护士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加以了解,一旦出现任何不规范行为,都将被记录在日常考核中。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科室现实工作状况制定考核表,同时严格贯彻考核体系,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变得更积极,护理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2)护理人员护理水准将得到有效提升。各种护理模式整体框架相对较为完整,其中明确指出了具体的护理流程,以及不同环节所要完成的任务。护士除了要严格落实相关护理细节外,同时要一一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让患者健康度过困难期;面对突发事件护士要进行及时有效处理,让患者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当然在护理环节也要注意人性化,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避免出现一些医护纠纷事件。
在骨科护理过程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整体质量,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通过这些护理途径,日常护理工作将更加规范有序,所有护士要严格遵循护理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至于出现任何疏忽或者遗漏,让患者享受到更为科学完善的护理[3]。对护士长以及护理机构来说,要结合护理阶段目标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全方面考评,在护理质量上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日常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大量实践证明,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监管体系相当可靠,实施效果比较好,可大幅提升护理监管治疗,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有助于护理质量的调整与完善。本文研究最终结果可以看出,作为目前使用范围广、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在骨关节患者护理治疗环节融入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可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钦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32.
[2]魏友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113-114.
[3]苗建彬.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