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偶有腹胀情况出现,为了消除患者的腹胀感,本研究探究将中医护理措施应用在这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共计有80例患者出现腹胀。随后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40例,一组是观察组,4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腹胀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存在腹胀现象的妇科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腹胀症状,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护理;常规护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应用价值
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手术过程中胃肠道内产气过多,并且气体在术后无法从肛门排出,术后产妇易出现腹胀现象。术后患者出现腹胀,对其正常进食及休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合并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取得的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收治8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1-66岁,中位年龄为(41.0±10.2)岁。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于实验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和病症情况的实时监控,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必要的饮食和用药指导。实验组护理方式如下:2.1中医按摩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支沟穴、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按摩,按摩时间以5分钟为宜,在按摩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按摩部位酸胀或者发热的感觉,在按摩过程中,需要取患者的仰卧位,弯曲患者下肢,于患者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保证按摩方向能够与结肠走向相同,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且需要不断增加力度。2.2针灸取患者仰卧位后,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对足三里、内关穴、三阴穴和手三里穴位进行针灸,进针的角度需要保持90度直角,快速刺入患者穴位,并以提、插、捻、转方式进行针灸,在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针灸部位酸痛感。在针灸过程中,需要保证针灸时间维持在20分钟左右,拔出后对患者的穴位进行30秒的按压。2.3膳食营养在医学典籍中层有记载,萝卜能够补气健脾,所以手术后患者食用萝卜可以行气通气,保护患者脾胃,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食用安全性极高。且采用食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新鲜蔬果为主,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花椒、胡椒、大蒜、油条等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以此提升患者胃肠蠕动速度,促消化,健脾胃,调节菌种平衡。2.4中药敷贴干预为提升患者倡导张力,可以采用陈皮、大黄、木香和芒硝捣碎后研磨成沫,敷贴于患肚脐部,保证敷贴热毒在40度左右。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总分100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好,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三、讨论
正常人的胃肠中气体体积总含量为150ml,在经过妇产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由于输液输血、术中麻醉剂输入、肢体暴露等多因素的影响,在手术后24h内患者的肠道蠕动功能会显著降低,导致不能正常排气,由此会出现腹胀症状,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严重腹胀。手术前,患者肠道内食物容易出现聚集,这样会使肠气量显著增加。在手术中,患者的器官长期暴露在外,导致胃肠蠕动降低,这样也会增加腹胀的发生概率。在手术后,患者常常因为疼痛发生呻吟和抽泣,为患者应用止痛药,这些均会减慢患者的胃肠蠕动速度,导致腹胀发生[2]。总之,将中医护理措施应用在妇产科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中,显著缓解了患者的腹胀情况,让患者感到舒适,提高了治疗效果[3-5],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升[6-8]。
为缓解妇产科术后患者腹胀症状,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能够通过按摩、针灸、食疗和敷贴方式,减少腹腔内气滞血瘀的情况,通畅肺腑,行气排气,温和脾胃,有利于尽快改善患者腹胀病症,护理效果显著。研究表明,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46.58±4.85)h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术后腹胀的妇产科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形式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腹胀病症,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社会环境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6]。其中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发生人数也不断增加[7]。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原因主要与术前禁食不充分、术中操作对胃肠道刺激较大、术后患者对疼痛耐受力低并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术后腹胀由于麻醉和手术的创伤,使胃肠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加之腹腔内的气滞血瘀,而使肠腑气机运化失调,传化之物停滞下降,肠腔内积气、积液增多所致。有研究显示,在妇科术后腹胀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加快肛门自主排气,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给予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热敷、按摩、饮食、针灸、用药护理等针对性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肛门排气功能提高,腹胀症状显著改善,护患关系进一步缓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上述文章可以看出,中医护理在妇产科术后的护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促使病人的尽快康复以及改变一些术后的腹胀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静.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及中医护理对策[J].临床研究,2017,25(5):122-123.
[2]许德连.中医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5):845-846.
[3]古丽红.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中医护理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33-134.
[4]程朝霞.中医护理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