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苏日力格
[导读] 研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就诊的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梗死;生活质量;改善
        脑梗死又称脑卒中,是由大脑供血、供氧障碍引起脑细胞死亡的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脑梗死,应立即进行静脉血栓治疗,通畅血管,改善脑供血,降低致残率。但是治疗后还将发生严重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1]。由此可见,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就诊的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0.25±5.14)岁;观察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2~83例,平均年龄(69.84±5.1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更多心理关爱。由于每位患者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等存在较大差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心理疏导。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详细回答提出问题,提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排出心中顾虑。适当情况下,还应给予鼓励与支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2)语言功能训练。每天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提升交流能力。训练过程中,通过口型配合手势方式,加深患者理解。训练初期选择简单汉字,逐渐过渡到词组,最后到短文训练。同时还可采用播放音频、观看电视等方式,刺激语言功能,纠正失语。
        (3)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微笑、吹气等动作,改善面部肌肉。指导患者做咀嚼运动,提升骨骼肌收缩能力。
        (4)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及关节等被动训练,每天按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训练。病情恢复较好情况,进行主动训练,如坐立、站立及平衡训练等,练习走路、上下楼梯等。
        (5)体位训练。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定期更换体位,摆放正确功能体位。健侧卧位时,应在头部、患肢一侧垫上软枕,身体处于生理自然弯曲状态。患侧卧位时,指导患者将患侧向前伸直,使用枕头加以保护。
1.3 疗效标准
        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每项指标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生活质量)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16.54±2.11)分,对照组(12.13±2.05)分,t=7.495,P=0.001;观察组心理功能(16.22±2.54)分,对照组(11.54±2.52)分,t=6.54,P=0.001;观察组社会功能(15.14±3.12)分,对照组(11.53±2.94)分,t=4.210,P=0.001。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大脑在缺血、缺氧和严重低血糖等情况下,导致部分脑组织坏死,并造成持续性的病灶神经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食欲、恶心、呕吐及眩晕等。早期溶栓治疗,改变大脑缺氧、缺血症状,可降低致残发生可能。临床发现,脑梗死进入恢复期后,实施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心理护理,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语言功能训练及吞咽功能训练,提升交流能力和营养摄取功能;功能训练及体位训练,提升机体各项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卢婧[2]研究完全一致。说明康复护理后,能显著纠正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康复护理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升,但是恢复周期较长,可能与身体素质有较大联系。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袁雅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8):129-131.
[2]卢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91-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