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李岁娟 田亚利
[导读] 探讨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强化护患沟通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合理锻炼依从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血压;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合理锻炼依从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血压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患沟通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高血压疾病的认知,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和锻炼行为,减少纠纷发生率,减轻不良情绪,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护患沟通;高血压护理;作用
        引言:高血压是我国的老年常见病,高血压若不及时控制,或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很有可能产生其他的并发疾病,造成患者严重的生活压力[1]。高血压护理中不仅要单层次从护理角度进行干预,还应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促使患者满足护理的相应要求,配合护理工作改善生活不良习惯,形成良性的循环,结合高血压情况做好控制、预防,并在沟通中充分了解患者疾病诱因与形成经历,帮助患者减轻病患压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9和16例。年龄42~79岁,平均(54.24±2.91)岁。发病的时间1~23年,平均(10.22±2.61)年;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8和17例。年龄41~79岁,平均(54.67±2.56)岁。发病的时间1~23年,平均(10.25±2.34)年;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方法: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强化护患沟通护理。首先,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患者所处的教育程度或护理环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语言特定的语言交流,并使用简明扼要的话语介绍高血压知识,促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发病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其次,心理指导。在长时间的治疗周期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护士应主动安抚患者,鼓励患者提供暗示性言语并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对于患者真实的内心想法,护士应给予准确的评估,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另外,除口头交流外,护士还可以使用非言语方法以其他方式与患者交流,如微笑、眼神等,促使患者感受到支持和关怀。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合理锻炼依从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0~100分,得分越高则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合理锻炼依从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血压;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则落实χ2检验,采取SPSS19.0统计,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3.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32±2.25d,明显少于对照组7.63±4.33d,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3讨论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主要特征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导致肾脏病、心脑血管病,甚至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中的常见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病因复杂,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等相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而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大量操作都比较机械化,对于患者来说,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人性化,在很多时候,都是患者提问,护理人员回答,很少主动与患者沟通,从而使护理人员不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另外,护理人员未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方式,当患者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与患者信息传递方式过于单一仅是一问一答,针对患者的治疗信息,疾病信息,个人资料,了解不够全面,所以很难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当中,和患者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可有效的促进康复,这也是护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一项技能,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是护患双方相互作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对治疗的愿望与情感,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得出信息之后,为患者提供和健康有关的知识。护患在沟通中,影响效果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情绪、生理因素、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个人认知与感知。人和人之间沟通属于敏感阶段,不合理的用语,在没有根据情况下定结论、主观判断,都可能会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不能有效的沟通。而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情绪比较敏感,所以合理的沟通,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有效沟通,可以使患者能在心理上得到缓解,也可以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同时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将血压合理的控制下来;通过有效沟通,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患者生活治疗得到推升,这样也能帮助患者降低疾病。高血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能够控制病情,促        进患者的恢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通过护患沟通在促进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可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合理的沟通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在沟通中可以使双方获得有效的信息,医护人员可以获得患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措施,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状况,参与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结语: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更加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畅,卢雪琴.探究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5(5):64-66.
        [2]赵震红.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6(9):280-281.
        [3]邹迪.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意义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8(8):200-201.
        [4]陈媛媛.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3(3):142.
        [5]梁美英.浅谈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临床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2(41):38.
        [6]杨景科.研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超前镇痛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85-286.
        [7]刘儒雅.优质护理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1(3):144-145.
        [8]罗亚秀.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2(20):171-172.
        [9]帕孜来提.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起到的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