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査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刘凤丽
[导读] 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具体效果和相对应的作用。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具体效果和相对应的作用。方法: 结合研究的需求选择我中心妇女保健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200例已婚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进行早期宫颈癌筛查,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研究对象。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宫颈癌筛查接受率和筛查效果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早期宫颈癌筛查过程中,针对已婚妇女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宫颈癌筛查效果,使临床宫颈癌筛查接受程度得到切实的增强,然后以此为基准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和治疗,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减少致死率。 由此可见,这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不断的推行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效果
        从临床实践来看,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十分典型的疾病,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遥遥领先,位列第2位,同时这种疾病的病死率也特别高,而且在我国这种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步的年轻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做好早期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因为子宫颈解剖学基础比较优良,而且暴露比较便捷,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触诊、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取材,因此着重做好早期的筛查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已婚妇女在宫颈癌的认识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着重做好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使已婚妇女都能够有效接受筛查。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着重做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这是特别重要的。基于此,本次研究在已婚妇女中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已婚妇女对早期宫颈癌筛查效果的作用,现在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妇女保健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已婚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所涉及的人员有200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别各有100例,研究对象年龄最大的是57岁,年龄最小的是21岁,平均(39.4±9.2)岁。在参与本次研究之前,所有的研究对象都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于研究的注意事项和结果等内容充分了解,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可以进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针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查和了解,着重把握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年龄、婚育史、月经史、掌握宫颈癌筛查知识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对此采取相对应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所涉及的操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着重把握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其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简单易行而且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具有真诚的态度,用口头传授的方法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能够使已婚妇女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活,对其观念和态度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使研究对象的参与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以此使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2.2 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与集体指导。

个别指导的时候要着重做好床边演示工作,对于患者的咨询要及时有效的讲解和分析,采取1对1的模式,以此使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增强。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把握已婚妇女的个性化差异和个体的不同,使施教更有针对性。集体指导的过程中,要把指导和咨询的教育内容与群体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样能够辐射更广泛的人群,使该方法的健康教育效果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1.2.3 有效采取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健康教育传播媒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充分确保健康教育内容由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传播工具,有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同时也可以分发宣传材料,制作成为电视宣教片,网站,黑板报等相关形式,把相应的健康知识内容制作成为卡片,向已婚妇女进行分发,进一步指导和帮助已婚妇女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
1.2.4 模仿学习。要通过示范作用,让研究对象进行模仿学习,养成更为良好的习惯,使其具备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健康意识,在示范过程中可以有效进行下床活动、戒烟等,同时要引导其具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和方法。
1.3观察标准
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具体筛查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5.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癌筛查接受率达到了98%,筛查效果有极大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85%,可见观察组的相关指标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原因和患者的宫颈炎、人类乳头瘤感染等相关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这种疾病是一种特别典型的恶性肿瘤,能够进行早期的发现和防治。然而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已婚妇女针对宫颈癌并没有充分的认知,认识不够全面,对其早期筛查并没有高度重视。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切实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和接受恶性肿瘤的健康筛查,对宫颈癌的注意事项,疾病原理和筛查的重要性等能够有切身的体会和认知,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使其进一步接受筛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防治宫颈癌的效果,拓宽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筛查意义,从而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控制,为改善已婚妇女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已婚妇女进行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这样能够使其更有效的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使其接受程度和筛查率得到充分的提升,这种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行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剑玲,刘雪妮.健康教育对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37-138.
        [2]赵文娟,李永新.大连地区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9,29(1):125-126.
        [3]王倩.庆阳市宁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健康教育及预防的干预意义[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7):30-31,32.
        [4]林小玲,赖月容,王丽春等.对门诊女性患者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1998-2000.
    [5]曹引芳.健康教育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130-131.
    [6]闫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169-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