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引入路径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胡华云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广,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地理乃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其内部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相关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就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回归自然、贴近生活的学习过程,极大的提高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这样就可以促使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增强。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地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引入进行深入

胡华云    广安市前锋区新桥乡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1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广,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地理乃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其内部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相关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就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回归自然、贴近生活的学习过程,极大的提高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这样就可以促使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增强。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地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引入进行深入探究,以供相关教育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35-01

         初中地理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是较多的,因而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相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就可以加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时能够更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现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新课程要求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的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是要积极的引进“生活化”教学方法,这样将推动学生更加的融入到地理课堂学习中,从而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知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会感到困难、枯燥以及乏味,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被集中起来,从而就会降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可以帮助相关教师有效的改善此种现状。“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其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掌握好那些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以便加深学生的知识了解与学习程度。气候以及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这部分的知识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地理教师在进行此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引入生活实际问题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譬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夏季时,同学们是喜欢穿浅色衣服还是深色衣服呢?”通过这类生活实际问题的提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能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学生们就会自主进行问题的回答:“比较喜爱穿浅色衣服,因为深色衣服很吸热。”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来抛出下面需要教授的地理知识。这样的做法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促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具有逻辑性与科学性。
         1.2加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在生活和学习条件变得不断完善的时刻,很多学生的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意识将会被泯灭。


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开展将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地理知识所具有的超高价值,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以便为地理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提供充足的帮助。
         2、教学策略分析
         2.1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教学“多变的天气”有关的知识要点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会气温变化、风速大小等,以此理解和把握“多变的天气”要点,将实际生活情景与教学内容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
         2.2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由于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将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开展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一个主要地理研究课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对该课题的好心与探究欲望,并利用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学习和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我身边的地理”作为一个主要的而研究课题,让学生在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地理、了解地理以及学习地理,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与地理元素的接触而加强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学生在对身边事物进行充分思考分析后,可以按照教师的相关要求来对自身所述事例作出总结,给予身边地理元素一些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过课题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利用,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观察能力以及资料收集能力,以便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增强以及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积极的推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将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生活中地理知识的理解,进而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浅述[A]. 王达宾.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 2018
[2]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 张国强.  学周刊. 2020(05)
[3]实验教学塑造“动”起来的中学地理课堂[J]. 王成赐.  才智. 2020(09)
[4]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 周雪琴.  求知导刊. 2020(09)
[5]巧用媒体技术,实现地理课堂的“情生意动”[J]. 陆冬群.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