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就是晴天——《做情绪的主人》为例谈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刘梅 张霞
[导读]

刘梅  张霞    襄阳市晨光小学  441003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36-01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教育环节。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教学环境不仅产生了与之相关的新问题,也提供了新的教育契机,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觉知”“表达”“接纳”三个层面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一、觉知,让我发现自己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中,“正确认识自我”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他人,进而融入社会。而“觉知”正是“正确认识自我”的第一步。在“停课不停学”中,教学从师生同一空间内互动,变成线上交流,焦虑情绪的产生一度成为热点问题。本课是基于此进行的设计,面对五年级的学生,引导同学们“做情绪的主人”,就从“觉知”自己的情绪入手:师:吃到美食什么感觉?被人批评什么感觉?收到礼物什么感觉?发现秘密什么感觉?看到一本书什么感觉?被妈妈带去逛街什么感觉?(学生谈感受、心情)师:好奇、高兴、害怕、不爽、烦恼......这些心情、感受就是我们的情绪。情绪是自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态度,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刚才交流中,我们发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及后果却有好坏的区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如何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初步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后,还可以通过感知他人的情绪逆向推导,从而加深“觉知”。师:我表演请大家猜一猜,老师正处于什么情绪中。(摄像头开启)(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说明理由。)师:请一位同学描述一段小情景,其他同学判断他处在什么情绪中。(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说明理由。)师:让我们归纳一下,人们是通过什么判断他人的情绪的?(学生归纳可以通过表情、动作、语言判断情绪。)师:那么,反过来,我们能不能也通过这些方式及时发现自己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一个感知“触点”,提升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发展和谐个性、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性的最好时机。情绪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自我的最好方式。而“觉知”又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以己推人”,再“以人推己”,为学生产生共情营造氛围,为下一步的“表达”提供基础。



         二、表达,让我呈现自己
         “正确认识自我”并不是把自己一分为二,否定自己某一部分。而是在其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情绪管理也是如此,它并不是消灭和抑制,而是在坦然接受中,调节和疏导,把情绪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影响我们的行动能力。既然如此,引导学生表达十分重要,因为“表达”、“沟通”本来就是调节和疏导的方法之一:师:根据情绪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与结果的不同.把我们人的情绪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两种。凡是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和增力作用的情绪就是积极情绪;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削弱和减力作用的情绪就是消极情绪。请说出你了解到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学生按类别回答,教师记录。)师:在停课不停学的几个月时间里,大家肯定都产生过许多情绪,现在请你回想,印象最深刻的情绪,产生它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学生交流、表达。)表达过后,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情绪,为情绪管理做铺垫:师:大家觉得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是固定的吗?例如,“乐”一定是积极情绪;“羞耻”一定是消极情绪?说说你的观点。(学生举例说明。)师: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种情绪既可能是积极情绪,又可能是消极情绪。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是“乐”,乐极生悲中就有消极影响;同样的“羞耻”,知耻后勇却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判断依据就是情绪对人产生的是促进、增力作用,还是削弱、减力作用。情绪其实是我们身体内最直观的反应,是心灵的晴雨表。在心理学看来,如果没有情绪,我们的思考会大打折扣,做出愚蠢的决定;“表达”是正视、关注情绪的好方法,也是理解情绪冲突和自我认知的契机。
         三、悦纳,让我拥抱自己
         自我悦纳不仅指接纳自己人格中的优点、长处,更要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接受不足这个情况的基础上,努力改进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失去信心。面对情绪也是如此,首先学会接纳,然后去找到其中的原因所在,并引导学生触摸情绪背后自己真实的意图,究其根本:师:刚才有同学谈到自己在“线上”学习中的各种情绪,还讲了相关的小故事,现在谁能深入分析,那些情绪背后,藏着我们的什么想法、态度?怎样利用分析结论疏导、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分析、讨论。)分析情绪是情绪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管理情绪的基础。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多案例,让学生在客观分析中,熟练情绪管理的方法。师:我应该怎样转化这些消极情绪:1)妈妈总说我什么都不行,好烦恼!2)哥哥有个新的平板上网课,我没有好嫉妒!3)每天都不能上学,一个人很无聊。4)一想到考试就很害怕。5)心爱的玩具被伙伴搞坏了,很生气,想打架!(学生讨论,归纳方法。)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归纳了管理情绪的好方法:1.发现自己的情绪;2.通过表达和沟通让他人了解我们的情绪;3.分析情绪背后的“密码”;4.使用阅读、日记、运动、交友等多种方式疏导自己的情绪。“觉知”、“表达”、“悦纳”分别代表“正确评价自己”、“呈现自己”、“欣然接受自己”,这是一个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的教育闭环,是自我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三个步骤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