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张玉石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张玉石
[导读]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影响显著,因此教师应当对现阶段情况进行了解,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做到精准解决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路径进行探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张玉石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  高二数学组
【摘要】课堂教学对于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影响显著,因此教师应当对现阶段情况进行了解,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做到精准解决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路径进行探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45-01

         引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学生实行“填鸭式”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不高,很多数学知识都没有被充分理解,所以学生又要通过课下补习或者“题海战术”来补充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优等生是主角,大部分学生只是听众。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都是遵循教师设计的轨道来进行,学生只是坐着下面看着黑板、听老师的讲解而已,有些学生甚至表现出课堂与他毫不相关的态度。学生变成信息的接收器,主体地位被大大削弱,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很低。有必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都是个难题,在阶段性测验中,高中数学学科的测验结果往往与教师预期相差较大,这使得教育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现阶段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是否有效。从实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主要反映出以下教学状况: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大多采取教材为主的方式开展这个教学活动,将高考成绩的提升作为最终目标,以数学测试分数作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为了考试分数及格而死记硬背的后果,对所学数学理论的理解与数学技能运用能力不足,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最基本功能,且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记忆保存较短,出现学完忘完的现象,表现出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特点。
         (二)学生自学能力不足
         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在教学活动中将自身定位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外显出来的表现即是对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发展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仍然期望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给予其固定的、可记忆的解题模板。这种学习中的“拿来主义”显然无法使学生正确定位自身在教育中的位置。
         (三)思路僵化,缺乏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具有多种可能性,但从课堂练习与学生课下作业中看出,学生往往只会套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而对于“请用两种或以上方法求解此问题”这类的题目完成质量较低,可以看出其解题思路僵化现象严重。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找出正确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长。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同时要寻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习惯参入实践活动并尝试找出正确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在不断增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的抽象知识是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内容的抽象化的概括。因此,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只是以抽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活动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在教学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理解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四)运用先进教学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的结合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教学APP等,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先进教学技术已成为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例如高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建立学生学习状况数据库,根据数据库分析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难度阶层划分,进行分层教学,同时可以建立习题数据库,按照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解题思路为标准进行习题设计,并将数据库开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自主选择作业难度与内容,从而使作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三、结语
         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路径研究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高中数学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要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进行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长春.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1(4)
[2]杨兰.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