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又因为岩土工程是建设工程行业建设的基本需求,因此大型项目工程的迅猛发展又带动了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大型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应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建筑工程
1.深基坑支护工程
1.1定义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指为确保深基坑地下结构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而在周边采取的支挡、加固、保护措施。这种支护包括对深基坑关键部位的支护和工程周边环境的整体支护。支护工程量的大小要根据岩土工程地质结构及其工程支护的需求具体设计。支护施工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它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深基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1.2深基坑支护特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支护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于岩土工程地质结构及其工程的规模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深基坑支护具有基坑空间大、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实践应用中更应该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便是统一城市、同样规模、相同类型的深基坑,在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选择方面,还要分析天气、水文、施工周期、施工材料及设备及其他施工要求,具体选择支护结构支护的关键部位、支护材料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等。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深基坑边坡修整不够规范
在岩土工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度开挖、开挖欠量等,深基坑开挖流程一般是机械开挖、人工修复基坑边坡、挡土支护作业。但是,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施工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基坑施工作业面平整度、顺直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人工修复也很难进行优化,导致挡土支护后过度开挖、开挖欠量问题更加严重。
2.2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缺乏准确性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水位高度和土体内摩擦角等因素,都会对深基坑结构设计带来不利影响,加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出现了偷工减料、未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施工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强度,进而引发深基坑支护面的裂缝问题,为后续工程项目的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平面应变情况进行设计,但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合理调整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效应,导致施工设计和实际施工存在很大的差异,影响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准确性。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3.1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形式之一就是土钉墙施工技术,在施工科学合理的情况下能够确保一种挡土支护结构得以有效搭建,有利于基坑和边坡维稳。实际开展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技术要点进行严格把握:①控制土方开挖。在具体开挖过程中,相应的基准应侧重于施工方案与上下基坑的口线,通过精准测量放线,将相应的标记做好。②注意土钉大小。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钉大小使用加以注意,控制好孔径。土钉打入过程中,应注意同时打入注浆管,并焊接好注浆管和托架接口位置。③控制灌浆材料。施工中要注意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开展注浆施工过程中,对注浆管进行科学的拉动,并且注意需在初凝操作完成的后期,再开展二次灌注,需要将灌注的时间间隔进行合理把控。
3.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锚杆技术施工开展过程中,应当确定好锚杆的位置,在勘测深基坑情况的基础上将场地准备以及技术准备等方面工作做到完备;同时,还需要对钻孔施工质量加以控制,基于设计方案为基准的基础上,对钻孔深度严格把控;在锚杆使用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质量检测与标准要求相符;此外,还应对水平方向的孔距进行合理控制,保持≤50mm的孔距误差范围,在对垂直方向误差进行控制过程中,应当确保其在≤100mm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在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水灰比加以控制,同时严格控制注浆材料的质量。
3.3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也是深基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支护技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资金投入相对较高。在应用该种支护技术时,为保障其良好的施工效果,有关工程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处理方式,保障人力、材料等供应的及时性,为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提高深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如果在软土地基中应用此技术,悬臂结构范围需要控制在5m以内,再加上由于其施工效果会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必要情况下,要做好降水处理。地下连续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处理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相对密集的施工区域内,为保障其支护效果,有关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支护刚度、侧压承受能力等因素,使得其能够对深基坑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避免在基坑开挖以后出现的变形等现象,提高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4护坡桩技术
护坡桩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较多,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内,应用护坡桩技术,更能够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且应用该种支护技术时,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螺旋钻机是重要的施工设备,应用该设备能够实现深度预定,随后,从孔底开始,遵循自下而上的顺序,逐步进行压浆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保障施工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塌孔等事故,做好地下水的控制与处理,避免在压浆过程中,受地下水的影响导致浆液上升。当钻杆提出以后,投放骨料与钢筋笼,进行多次的高压补浆操作。与其他支护方式相比,护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更为简单,有效保障了基坑支护效果。
4.深基坑支护施工风险管理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施工单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施工风险管理便属于其中代表,采用直接经验、鱼刺图分析等方法,对基坑危险源进行确认,由此可确定顶端事件为坍塌事故,中间事件包括坍塌发生、深基坑坍塌、施工错误、施工不合格、材料不合格、监测不力、受力改变等,而底端事件则包括基坑开挖方案缺陷、临界防护边坡缺陷、未按工艺施工、坑外荷载影响、支护系统错误、质量缺陷、疏忽大意、指挥错误、违规作业、人员安全距离不够等。进一步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以此明确系统概率及底事件重要度、建设深基坑工程故障树系统、确定深基坑故障树底事件概率、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改进分析、开展故障树系统底事件与顶事件概率关联度分析,最终可确定关联度最大的底事件为指挥错误、疏忽大意、人员安全距离不够、人员违规作业,其次则包括支护材料不合格、基坑开挖方案缺陷、施工质量未达要求、模板支护系统错误、模板拆搭方案错误,因此工程针对性选用了深基坑支护施工风险应对策略,包括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多方复核论证技术方案、加强施工期间的观测与监测,深基坑支护施工最终得以安全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确保边坡支护与开挖工作的协调性、注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强化变形观测力度、防止地下水的冲击,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设施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曹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9,40(03):77-79.
[2]郭仕龙.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58-159.
[3]崔炳辰.试析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