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叶水连
[导读] 阅读与习作是小学语文两个重要的教学任务,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阅读是体验式习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学生体验式习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文从阅读对体验式习作的作用入手,探究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体验式习作水平。

叶水连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摘要】阅读与习作是小学语文两个重要的教学任务,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阅读是体验式习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学生体验式习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文从阅读对体验式习作的作用入手,探究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体验式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39-01

         小学中年级段学生的体验分为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和靠阅读感悟得来的间接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有些作文要求已经超出他们生活的范围,这时候必须依靠间接的情感体验来作为补充,帮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挚的情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提高学生语文体验式写作水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笔者想通过本文的研究,给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理论指导。
         一、阅读对体验式习作的作用
         (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中年级段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生活历练少,通过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超越时空的限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丰富情感的感悟。这种体验虽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但是可以通过深入的阅读,进入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也可以变成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所以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人生的体验。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要表达真挚的感情,还必须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精美的包装。缺少了精美的包装,作文的立意再深刻、感情再真挚,也会失去了光彩,缺乏吸引人的亮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都是要依靠长期阅读的积累,因此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勤阅读,在读中体验生活
         体验式习作要求在体验的基础上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作文的主题一旦超出学生生活的范围,很多学生生活体验少,只能靠凭空想象,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流于表面泛泛而谈,缺乏感动人的情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体会别人的人生,间接获得情感的体验。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一周一节课外阅读课,由教师指定的优美散文、诗歌、小小说或者是某一篇名著的片段进行阅读,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最少10个词语5个句子;暑假学生自由选择20篇课外文章进行阅读,寒假5篇教师指定阅读作品,5篇学生自由安排作品阅读;一个学期一次阅读周。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别人的内心,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激发内心的情感。



         (二)勤思考,在思考中体验情感
         对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多读,而且要细致深入地阅读,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把主人公的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共鸣,间接体验生活,得到自己的感悟。文学作品的阅读一定要经过读者的思考探究才能形成自己的感悟,才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所以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周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是续写课文的故事,比如《一个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要求学生续写:后来人们是怎么重建这个村庄的?通过读书笔记或者是续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充分发挥想象,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是虚假的情感。
         (三)勤练笔,在练习中联系实际生活体验
         古人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体验式习作的训练也是如此,对名家名作的阅读,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的感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加深的记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的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摘抄一些重点的句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句子。学生通过仿写可以把作者的生活体验变成自己的间接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情感,丰富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文是经过专家挑选之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符合小学生认知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可以作为仿写的例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比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的句子“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个句式仿写夏天的雨或者是春天的雨,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教师指导学生仿写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勤创作,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有些学生想要模仿别人的优秀作文,但是缺乏自己的思考,东平西凑的痕迹非常明显,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模仿不意味着照搬,我们要要学会灵活借鉴,只有融入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灵魂的模仿才能够让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我们的模仿要在别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体验,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思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新的创作,提高习作水平。
         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猫》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安排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内容,写你熟悉的某一种动物。这样的仿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创造性的运用课文句式、结构、立意等。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虽然是在模仿,但是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體验,从自己熟悉的动物入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多读、多思、多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原始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间接体验生活,丰富情感,让学生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府秋琴.关于生活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的探究[J].语文教学研究,2018(4).
[2]孙郡霞.体验式习作教学的价值思考[J].陕西教育,2015(12).
[3]王雪梅.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科教探索,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