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一直有着较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大多是不可躲避的,所以只有利用风险管理来减少它们的发生,通过找出这些风险是如何产生的,然后针对这些风险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风险的出现,确保建筑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的品质水平,提升我国的建筑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风险;风险防范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不足
不管处于何种行业,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都需要达到每一个行业的支撑。在实施建筑工程的前提下,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的保证,然而,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是缺少具体详细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完备的管理系统的。一些建筑行业的相关部门并不了解实施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的职责,不能准确确定工程管理的方位。同时,建筑行业普遍缺少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这也是无法较好地减少风险重要缘由。
1.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技术不足
我们国家的建筑企业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起步较晚,并且被大量地运用在大工程上。和其他发展较快的国家比较,我们国家这一行业的项目风险的管理还有着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备的地方。建筑企业或者公司对项目存在的风险没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缺少对项目风险的预测,与此同时,缺乏管理风险的方式方法,迫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2.1风险信息系统完善力度薄弱
风险信息系统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于此,建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风险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以确保各项资源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结合目前来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力度薄弱、建筑企业缺乏信用档案等,导致管理风险问题频频出现,无疑是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严重阻碍。
2.2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材料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真正影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有很多方面,而在这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意识和所需要用到的相应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就是靠施工人员来保证施工质量,如果在这其中施工人员缺少安全风险意识,那么就可能导致建筑工程某些施工环节不够重视,进而影响最终建筑质量。而对于材料来说,如果在采购过程中,没有根据建筑工程情况或者是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施工材料,就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人员自身具备安全意识和使用正确的施工材料,这样才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
2.3合同风险
从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层面来说,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引发,并且采取人文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作用的合同风险。一般来说,主观性风险多来源于发包人或者业主,比如是否按照工程合约履行义务或者是否为真实业主等。部分企业管理者缺少法律意识,整个项目的经营活动开展期间,常见各类不规范情况,同时缺少合同管理意识,不注重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签订环节,合同双方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要求编制,工程合同内容的撰写和合同双方权责的分配等,有着不明确的情况,项目合同的形式化问题突出,影响着现场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2.4投标风险因素
投标风险因素主要是立足投标人角度而言。在建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若投标方不能立足实际准确计算,出现高估冒算等情况,不仅会使正常的招投标秩序受到影响,也会使得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质量难达到预期水平。
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投标方违反法律规定做出陪标、串通、轮流中标等行为,都会使正常行业秩序受到破坏,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防范
3.1科学管理风险信息系统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信息系统来规避风险问题。构建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针对风险问题进行事先预测,根据实况制定预防措施,尽量将风险隐患程度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与内容,促使项目管理工作不断趋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最好可以制定先进的经营战略计划,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效果,以期可以为企业迎来更多的效益保障。
3.2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者,所以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这样就需要相应的施工打你问能够及时做好合理的选择,进而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几率。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招标的方法来选择专业素质高的施工团队,并且在这其中签订合同,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在合同中加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的内容,有效的预防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还需要能够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让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制度来进行施工。面对一些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地方,应该按照正确的顺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
3.3构建合同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预防,要构建风险评估机制,针对建筑工程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开展科学评判。同时对合同对象,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加大对合同签订和履行等环节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分析是否存在潜在风险。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分类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实现对风险的高效控制。
3.4工程招标方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工程招标方而言,要想实现风险防范,就必须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是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在编写招标文件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编制,如工程的废标标准、评标方式、违约赔偿、招投标承诺等各问题都需以国家以及行业提出的相关规范文件为依据写清写明,以保证招标文件的规范性、合理性。其次,是完善招标制度,招标制度要详细到各细节工作。如建筑工程中有关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的措施费用,要求单独报价,以保证整个招投标工作的有序性。另外,工程招标方应当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应是以实际招标情况为基础,以招标合同、招标文件以及那业主满意度为依据进行建设。并以诚信档案为立足点,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相关风险问题的有效防范。如在开展相关招投标工作时,业主以及招标方可通过诚信档案大体了解投标方各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评估与科学决策,从而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与质量。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针对现有风险隐患问题必须加以及时防范,以确保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合理。鉴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施工单位领导人员应该联合多个部门单位,从多个方面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从深化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识方面入手,到健全与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尽可能地从多个方面贯彻与落实风险防范对策,以确保工程现场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董玉洁.基于改进AHP-Fuzzy的建筑工程投标报价风险评价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
[2]刘晨晨.工程总承包方视角下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李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及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分析[J].江西建材,2019(0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