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4
摘要: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平整度不仅影响结构观感,对工程装修成本也有较大影响,控制好结构垂平,等于给后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利于施工顺利开展。
关键词:模板支撑、实测实量
一、木模板墙面垂平偏差控制差的原因分析
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施工工序两大类,人为包括工人技术不到位,加固细部控制不好,检查人员未严格验收程序验收等。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振捣等因素对支模体系的扰动。针对上述问题,下文将从支模控制要点、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混凝土实体修补和实测实量问题反馈几方面对墙面垂平控制提出改进措施。
二、控制要点
1、支模控制
1)、关键支模材料控制
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作面板,使用前应进行刨制,保证木枋方正顺直;主龙骨采用50*30*3mm的方通均匀布置(相比于木枋次龙骨刚度和平整度更好),50×100木方为次龙骨,间距300mm。对拉螺杆不小于φ14.
2)、细化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对关键节点需要进行描述及图纸化,包括架体搭设、梁板模板支设、墙柱模板支设等大样图;细化过程有班组参与,强化方案的实用性和操作便利性。
3)砼墙模板应进行尺寸混凝土墙柱的垂直度、平整度排版,尽量不出现小模板;
4)、支模控制:
①墙面垂平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标准层,标准层控制不到位,后续装修不仅难度加大也会增加施工成本。对于标准层墙体,以层高3米为例,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通常按照模板的模数,也可取450mm。实际加固时,最下方的两道对拉螺栓对整体垂平影响最大,故第一道从结构板面起200mm,第二道不超过350~400mm,最上一道至板面控制在500~550mm以内,但此处混凝土侧压力已减小,主要做好拼缝处理,对垂平实际影响不大。
②对于模板板块接缝位置应设置木枋支撑,以利于整体平整度控制。
③对于外墙墙柱模板宜伸入下层结构至少150mm,并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有利于外墙垂直度的控制。对于标准层卫生间反坎部位、全砼空墙空调位等位置,同样要按照外墙做到模板下挂。
④墙柱模板设置独立的钢支撑,提前在楼板预埋钢筋头作为斜钢支撑的支撑点,有利于墙柱垂直度的控制。斜顶位置在墙高2/3处效果最好。对于开间较窄的房间,也可两面墙采取对顶的方式加固。
⑤为了确保墙柱下口不漏浆,轴线不偏移,装墙柱模板前在楼面上柱模外用模板钉个外框,框住模板,或封堵柱脚。
⑥墙体模板支设过程中,垫块的数量对保护层和实体平整度影响较大,确保墙体顶部和底部垫块无遗漏,有效加垫。
⑦阴角处使用60*60 木方压住阴角部位,横向与纵向主楞钢管交叉伸入阴角,压住木方;
⑧降板区墙柱模板伸到降板面。
⑨墙梁交接处:板底木方伸过梁边不得小于100mm,墙面端头处采用50*100 木枋压住墙梁拼缝。交叉梁底部应设置顶撑。
⑩防止暴力拆模,造成模板变形,如有变形的模板及时更换,以防止局部支模偏差过大。
⑪将次龙骨木枋贴在模板拼缝的位置布设,可减小拼缝补齐情况,模板最好立放。
⑫拆模后所有的模板支撑材料必须清理干净残渣,才可周转到下一层施工。
5)、校模
从支模到砼浇筑过程,至少保证两次校正模板,第一次在砼浇筑前,由质检部联合班组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校正和加固,每面墙均采用红外线实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然会对已有支撑造成影响,此时由模板校模工随时监控支撑情况,对松动或斜顶不严的地方进行调整加固。
2、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1)、严格控制墙柱砼浇筑高度,一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在2000-2500mm;砼浇筑时应计算好浇筑步距,防止冷缝出现;砼输送泵管应架立,严禁直接落在钢筋上。
2)浇筑墙体时,避免对单面墙体过长时间振捣,做到快插慢拔,墙体浇筑时,由模板工跟随紧固松动的螺栓和斜撑。
3)布料机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爬升式布料机,可以大大减少浇筑时对整体支模架体的扰动,保证模板的顺直。
3、偏差超规范允许值处理
对于爆模的部位,如墙根部或接茬处,可打凿处理,但不可露出钢筋,如果出现轻微钢筋外露的情况,必须在钢筋表面涂刷防锈漆再进行抹灰封闭。如果外露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对外露部位钢筋重新按设计调整,钢筋下方砼打凿进去至少2公分,再进行钢筋焊接,最后采用高强灌浆料进行封闭。封闭后的外表面不再进行抹灰处理。涂刷素水泥浆即可。
三、实测实量过程问题反馈
施工中结合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开始之前,组织相应质检人员,做好测量交底工作,并且形成书面的交底记录。
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之前,须做好实测实量的样板工作。包括各阶段施工工法展示以及实测实量操作展示。
质量总监组织相应人员逐栋、逐楼层、逐套、逐房间开展100%的实测实量工作,并将原始测量数据记录入表,分类整理后归档。
将每周实测实量测量的档案、汇总结果以及整改。
对于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和制定专项的解决方案。
四、总结
木模板支撑体系是传统的支模方式,支模质量人的影响因素较大,如果工人支设技术差,过程关键工序把控不严,极易造成楼体尺寸偏差过大,轻则增加抹灰等装修成本,重则塔楼垂直度整体超规范,影响结构安全。方式虽然传统,但影响面巨大,必须把管人做到实处,每个关键控制点都有专人把控,才可保证整体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