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估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的存在不仅能方便计算,联系生活,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逻辑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重视,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真正地做到实际运用.本文基于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计算是数学知识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方法,而在计算当中,又包含了估算这一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无法进行精确的测量,只能应用估算。由此可见,估算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人们对数学的传统认识是数学是一门极为严谨而精确的学科,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估算的含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教学的意义
估算是一种大致的推算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因此,估算教学是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开发大脑机能的一个有效方式.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估算的概念,所谓估算,就是指在计算、测量过程中无法或者是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时所采用的一种大致推算运算结果的方法.那么,小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呢?(一)有益于开发大脑机能,提高笔算精准度.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勤加练习估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知,还可以通过估算从新的角度认识数学,提升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仅如此,在实际做题中估算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提高笔算的精确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先用估算计算出大概范围,再用笔算进行精算验证,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二)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估算对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形成直觉,最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这在数学的学习甚至考试中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能够加快做题速度,也对学生的快速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很好的锻炼.
二、指导方法,增强估算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指出学生估算当中的错误,帮助其改正,从而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思维,养成估算意识。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近似估算算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加减乘除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开展估算教学。先告诉学生,10的近似估算法可以将其拆分为3与7相加、4与6相加、5与2相乘等,然后设置问题:10一共有多少种拆分方法呢?学生通过估算就会得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正。学生在掌握了估算的方法之后,就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估算方法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高估算能力。
三、强化学生估算“反馈”,凸显估算价值
传统的估算教学,往往是学生“一估了之”,估算很少得到有效的反馈、评价。现代估算教学理论认为,要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育学生的估算习惯,就必须对学生的估算进行反馈、评价;要强化估算的生活化、实践性的应用,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估算的价值。通过估算反馈、估算评价、估算应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估算动力,培育学生的估算品质。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遇到了这样一道习题:某班级举行跳绳比赛,小华3分钟跳了267下,小明2分钟跳了194下,谁跳得更快一些?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学生用笔精算,算好以后进行比较;有学生则进行估算,并认为只要估算出大致结果,就能进行比较。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要求具体算出两个人各自跳了多少下。显然,具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其解决问题的策略更高一些。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研讨,学生一致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应当用估算的策略,因为估算来得简单、方便。对于拥有积极的估算意识的学生,对于学生良好的估算策略,教师要展开积极的评价,以便增强学生估算的积极性,发掘学生估算的创造性,让学生善于估算、乐于估算。在估算评价中,教师要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引导学生交流估算方法、调整估算策略,让学生不断地积累估算经验,生成估算的良好素养。
四、强化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加强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当然,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认知水平的不同,在进行估算时,很容易出现对问题考虑不全面的现象。对此,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给予一些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融合,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完善有关估算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估算能力。例如,教师出示“请估算218×9”这样一道题目。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将这个算式估算成200×9、220×10、200×10、220×9,也许每个学生都能想到其中一种甚至几种估算思路,但很少有学生会全面考虑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那么,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得到拓展,大家在互相讨论中就会衍生出更多、更全面的估算方法。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这不仅能起到开拓思维的作用,还能对学生后续的估算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测以及数学应用等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估算的价值,不断进行相关的教学探讨,改变枯燥单一的估算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叶伟敏.估算不“孤”——关联视角下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20):80-82.
[2]郑庆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165.
[3]张静波.小学数学估算典型错解分析及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6(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