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兴趣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杨丹丹
[导读] 作为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数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牢基础
        摘要:作为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数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牢基础,而数学科目学习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不够成熟,要想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初中数学课兴趣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兴趣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的方式,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密切地联系到一起。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兴趣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诉求、学习方向,制定有方向、有侧重、有选择、有目的的数学教学方案,让教学的过程更具有辅导性与针对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1初中数学课堂兴趣教学模式实施的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兴趣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探究学习,开发学生大脑,活跃了课堂氛围并且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开展兴趣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2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传统模式的教学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利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不仅繁琐复杂,还枯燥乏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硬塞给学生一些教师自己所知道的学习理论和解题方法。由于这些方式都是教师自己多年教学得来的经验,学生只会利用套公式、记习题等方式来解决问题,遇到稍微变动的题目,则毫无思绪,无从下手。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积极地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模式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2教材内容设计缺陷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抽象化,知识点不容易理解,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心理,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2.3教学模式的单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很多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到多媒体教学。然而,现在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讲解,不会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其过程乏味无趣,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外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3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兴趣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3.1加强创新学习
        数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创造性的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前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按照数学思维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验、分析、类比等多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有广阔的学习思维,重视学生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实践探索。初中数学学习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保证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的自主能力与想象能力都得到提升。初中数学一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将题目的场景进行想象后在进行实际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与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兴趣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基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改动创新,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后习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解决问题.
        3.3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有一句谚语说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探索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学会探索方法,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才会得到真正提升,才能更好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传授给学生以下集中方法: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知能力都得到提升。在面对一道新的数学题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材料进行分析,找到数学材料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对问题进行质疑与分析,找到题目中的隐藏条件,促进学生探索能力的不断提升;二是传授学生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会涉及集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来说有分类讨论、类比、划归、函数、数形结合等集中式向方法,将这些思想传授给学生,更好的推动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
        3.4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习习惯
        教师是教学当中的核心,优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减少遇到的瓶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尤其对待数学后进生,教师应该使用特殊的方法来对待他们,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慢慢地跟上学习进度,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让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结束语
        从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的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得到极大的提升,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获得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足于初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教学策略,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在学生群体中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程度,这对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来说是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刘发荣.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构建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3):89-90.
[2]张敏.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47-148.
[3]李寿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兴趣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