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世界大国,资源丰富,地形十分复杂,而在相对较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的难度很大,因此,对于地质勘察人员来说,在勘察之前就要做好相关规划和准备,查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岩土工程存在的需要重点攻克的地方。其中,地质和水文的勘察是岩土工程的重要任务,需要提高对二者的勘察技术,才能更好地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
引言
进行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在最初的测量勘察阶段,往往困难重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就任务主次而言,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质条件的了解,同时,这也是进行下一步判断的重要数据基础。在进行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时,如何在岩土勘察阶段就完成区域范围内的地形地质勘察,如何解决地形地质复杂带来的难题,如何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真实与可靠,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始前期阶段,需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显得尤为重要,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区的水文情况。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和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能够将由于水文和地质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承受范围内,从而可以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②地区的地下情况。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以详细了解施工现场地下物质情况,从而可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预防地下物质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③地区的数据收集,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进行详细了解,记载分析数据结果,从而可以分析出整个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④地区的施工可信性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建设地区的岩土相关数据为基础,之后结合施工具体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
2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勘查实践工作
(1)水文地质勘查需要了解地下水的含量及距离地表的位置,同时需要掌握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了解地下水是否对工程的施工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工程的废渣废水影响地下水,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不能保障工程建设基础的安全性。(2)对工程的周围岩土进行勘查,详细分析岩土对工程后期的施工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相关的勘查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做好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各种危害,分析地下水的活动情况,研究岩土体的影响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应对水文地质情况,防止对工程造成安全影响。(3)针对不同的地质水文情况采取对应的工程设计,需要提前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地下水对地基的腐蚀程度方面进行充分认识,考虑到岩层地基是否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发生膨胀和软化。例如,水文地质中的细砂会对工程的基础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细砂在水的冲刷下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造成地基的不稳定性。(4)岩层钻探,主要是在工程施工地运用岩层钻探技术,掌握相关地形地貌方面的数据,全面了解整个地形地貌,有效保证勘查的质量。例如,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可以利用台式钻机完成操作,确保勘查工作的稳固性,同时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通过对砂土进行采集,做好精准的勘查设计工作,确保对数据的全过程记录。(5)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需要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查,保证桩基设计的安全性。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岩土体与地下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岩土体会遇到地下水之后,会存在膨胀等的现象,岩土体的水理性也会影响到岩土的结构。①岩土的透水性主要是由岩层的性质、断裂构造和渗透条件等决定的,岩石的缝隙越大,透水性就越好;②岩石的胀缩性,岩石在受到水的浸泡之后,会有胀大缩小的变化,在受水浸泡之后,吸水变大,水分蒸发之后又会缩小;③岩石的软化性特点,岩石长时间与地下水接触,在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下,土质会发生改变,岩石的强度也会明显降低,需要判断岩石耐水耐风的程度。
3提升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勘察岩土工程技术的方法
3.1提高地质测绘水平
对于处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来说,要提升勘察的水平和效率,需要勘察人员不断思索提升勘察水平的方法。岩土工程的勘察中提高地质测绘技术能提升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地质测绘水平关乎着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水平,其用途主要是利用区域内地形环境实施测绘,帮助勘察人员及时了解周围环境,分析和取样,知晓该区域地质的地形和地貌,将区域内地层以及不良地质的相关情况汇总后便于勘察,为随后进行的复杂地形和岩土勘察提供基础。找到地层的岩土性质、造成的原因和形成的时间,明确岩土层的风化问题。
3.2重视勘察和取样
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有必要注意采样问题在调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应该使用抽样技术,抽样测试可以最大化调查的准确性。从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角度来看,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基本形态对应着不同的勘察深度和勘察点之间的距离,是勘察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有效地提高调查的水平和效率。(1)不同条件下的地质勘探深度不同。当良好的地形和地质环境的要求和满足浅埋藏深度调查期间,勘探孔的深度相对较浅,在松散的土壤、淤泥和湿陷性黄土,有必要调整钻孔的深度,制定一个合理的钻井方案根据具体问题。(2)勘探点的距离为基础设置和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是不同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勘探点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勘察现场应该加密。
3.3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必要采用先进、创新的找矿技术来提高找矿技术水平。例如,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可以采用克里格法避免勘察人员随意设置勘察场地。为了提高岩土工程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采用多通道瞬态面波测量技术,或者采用密度特性更强的方法。在评价地基承载力特性时,可以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相关数据整理时,可以采用计算机处理的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些都是先进创新的勘察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以有效提高勘察的效率和精度。
3.4重视对地下水的勘察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重视对地下水的勘察,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考虑到地下水位的观测,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对地下水进行勘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时间一般在钻孔进行到最后一个后的24h之内,勘察人员要随时把握好勘测的时间。此外,勘测人员勘测地下水的难度还包括对周围区域地下水开采情况和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而地下水的测定工作一般在水位降低的过程中实施,这样测量效果更好,测量的水位也更深。勘察人员应将近年来的最高水位以及数年来水位变化的趋势进行汇总分析,获得水位的最高值。如果钻孔层深度的范围中有两个以上的水层,勘察人员就要测定地下水位层,并且辅之以系统的隔水处理,抽空存水,得到精确的水层分层水位数值。
结语
总的来说,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去进行工程技术的勘察有一定的困难程度,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根据事实情况去了解地形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勘察,并结合岩土工程的状况进行勘察技术分析,以此来保证勘探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各种准备工作来保证勘察工作的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奎华.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沈小克,蔡正银,蔡国军.原位测试技术与工程勘察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9,49(2):98-120.
[3]向志群.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常见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与建议[J].西部探矿工程,2019,28(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