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吴晓如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吴晓如
[导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与知识储备,语文课本只是语文教学中极小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为学生拓展丰富的课外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浮镇中心小学    吴晓如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与知识储备,语文课本只是语文教学中极小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为学生拓展丰富的课外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缺乏自控能力,在课堂上易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的情况,恰到好处的情境导入能够让他们更快地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情境教学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中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本文对情境教学在小学三年
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为小学三年级语文情境教学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建议。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三年级   语文课堂   应用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我约束力差,他们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那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创设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使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动机,诱发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借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该用什么样的手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学呢?
        (一)借助多媒体演示情境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有声有色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用音乐、影视片或PPT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多角度地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大大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的效率与效果。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这篇课文的语言优美,描述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可能因为地域关系,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对那边的景色也不了解,单凭对文字的理解并不能使学生完全领会到小兴安岭的美,甚至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播放更加直观的小兴安岭的图片或视频来演示情境,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小兴安岭的美丽,且能有意识地把文章中的词句与多媒体中的画面相对应,自己仿佛置身其中,畅游于小兴安岭之间。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二)联系生活展示情境
        语文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现实生活中也有取之不尽的语文素材。语文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面不宽,有些课文中的情境学生并没有见过、体验过,教师要想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课文情境,必须联系生活展示情境。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了解生活。联系生活展示课文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压力,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例如《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来源于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描述和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秋雨是什么样子的、秋天的雨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思考后让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的交流使课文中的情感和学生生活的感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走进了课文,对作者喜爱秋天之情感同身受,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表演融入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表演融入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中的主人公,会大大地缩短小学生与语文阅读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角色的体验中体会到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情感,也可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马良的经历、贪心的皇帝被大浪冲没等,可请几位学生现场表演。学生为了表演,自然会对课文认真研读、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对课文中勇敢、正义化身的主人翁马良有较深刻的认识。师生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共同把阅读教学变成可见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角色表演这一方式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上几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见解。情境教学如何最有效地应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探究、改进,使其发挥最大化的课堂效果。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丹.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05).
[2]高嘉燕.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新课程(小学).2013(10).
[3]杨丽珍.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