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文笔,致敬英雄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宋雅琴
[导读] 颁奖词具有概括性、表彰性、文学性的特点。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宋雅琴

摘要:颁奖词具有概括性、表彰性、文学性的特点。拟写人物颁奖词要凸显人物“个性”,挖掘彰显人物精神。结合锤炼句式、巧用修辞、引经据典等方法,使文采斐然。
关键词:颁奖词;概括性;表彰性;文学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因此,能否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借此提升语文素养,关系到语文课程目标的能否达成。今年年初,新冠肆虐,九州同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的抗疫英雄用生命和信念为民众筑起安全堡垒。在此特殊的情境下,我们开展“学写颁奖词”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其文笔,致敬抗疫英雄。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词有概括性、表彰性、文学性等特点。
        我们鉴赏颁奖词,可让学生积累鲜活的人物写作素材,并学习其语言表达。拟写颁奖词,可提高学生品评人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素尚英雄的热情及陶治高尚品格,同时提升语文创新实践技能。
        在众多颁奖词中,“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因文质俱佳成为最佳范本。本文以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例,浅谈如何拟写人物颁奖词。
        1.概括事迹,凸显“个性”。
        在拟写颁奖词前,需对所选人物了解充分,只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事迹简要概述。概括要因人而异,紧扣个人的个性特点。可从人物的职业、特定的环境、付出的时间、特殊时刻的抉择等切入。
        例如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 。对樊锦诗在敦煌度过56年光阴用“舍半生”、“半个世纪”、“从青春到白发”来概括.工作环境的艰苦则用“茫茫大漠”“莫高窟”“风沙”等词点明,而在敦煌具体做的工作,则不详细交代。又如写给中国女排的颁奖词“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就以特定场景来展演人物事迹。
        因此,概括人物事迹要抓住人物不同于他人的本质特征,如职业、特定场景等去构建人物的个性标识符号,突出人物的特殊成就及贡献,就能达到“言语虽少人们自然心领神会,即使飞白也能见其光彩灼灼”①的效果。
        2.挖掘精神,彰显“理性”。
        颁奖词通过人物事迹的概括,进而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以事例贯之,引发对人物精神的深刻挖掘与剖析② .很多学生写颁奖词存在的问题就是侧重人物事迹的归纳,点到为止,使作品立意不深刻。可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物的行为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的影响。
        如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是对她守护敦煌,完成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褒奖。如写给中国女排的颁奖词“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


”则彰显出女排姑娘秉承着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的女排精神。
        颁奖词的表彰性注定它必须具有鲜明的评价特质及理性风格,拟写颁奖词时我们要着意去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先进价值取向等,还可点出人物的行为里所蕴藏的家国情怀。
        3.综合表达,铸成“诗性”。
        每一段颁奖词,都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诗。这就需要综合各种表现手法并恰当运用,使语言呈现出融音乐美、意境美、词藻美为一体的诗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整散结合,句式灵活。
        颁奖词在句式上,可采用整句和散句互补,长句与短句搭配,陈述、祈使、感叹等多种句式综合运用。整散结合、长短相融可以使文辞产生参差变奏之美,给人带来一种诗词的话语美感③。
        例如写给杜岚、尤端阳的颁奖词“凌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前两句整句,第三句散句;写给潘维廉的颁奖词“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就运用三个短句和一个长句结合,整散、长短句结合呈现诗化效果,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
        (2)妙笔生花,巧用修辞
        颁奖词言简意赅,因此要注重锤炼修辞,可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提高词句表达的针对性和生动性。
        如顾方舟的颁奖词“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既运用比喻,也是双关,巧妙的赞颂了顾方舟研制出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丰功伟绩。写颁奖词要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各种修辞,将人物事迹及精神形象化。
        (3)引经据典,活用古语
        颁奖词作为具有表彰性质的文体,可通过引经据典、化用名言警句来增强说服力。“经典思想意涵的深刻性和其语言表达的典雅凝练之美学特征,既赋予颁奖词评价人物的权威性和对公众极强的说服力,也使得公众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经典的心理认同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心理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④
        例如顾方舟的颁奖词“舍己幼,为人之幼”就巧妙活用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蕴丰富,展现出一种典雅之美。他的概括语“一丸济世德”暗扣古语中的“悬壶济世”,用语凝练,突出了医者仁心。 拟写颁奖词应创造性地转用古诗雅词、成语谚语和化用名人名言,使文辞呈现出古朴典雅、韵味悠扬之美。
        颁奖词作为一种应用文体,立足时代,立意高远,有很大的鉴赏及拟写价值。我们应充分开发这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技巧,拟写出文辞俱佳的颁奖词,提升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① 孙爱玲《个性 理性 诗性——略淡优秀颁奖词的特征与撰写》,《中国民族博览》。
2.②张荣华 《例说“颁奖词”写作技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12期。
3.③彭文祥《事迹描述价值张扬语言表达—颁奖词的撰写要点与技巧》,《新闻与写作》 2010年第2期。
4.④庄杰《浅谈颁奖词的写作技巧—以“感动中国”为例》,《应用写作》2009年第期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