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吴计凡
[导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将其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来可以在巩固学生扎实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

安徽省霍邱县曹庙镇小郢小学  吴计凡  237443

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将其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来可以在巩固学生扎实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本文从现在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一起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理论与实践  有机结合
        引言:小学语文是陶冶学生人文修养的主要科目其对学生文字理解消化能力的培养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焕发课堂活力,推进学生人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
        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延续的重要载体,汉字是文字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成长中占据重要比重,记载着古往今来智慧的结晶,而语文从本意来看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小学语文作为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与人文修养,丰厚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平台,将小学语文的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符合新课程发展理念的,又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就现代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没有重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总体教学设计目标并不明确,导致相应的教学设计并不能得到有效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与学习思路,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大多局限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理论教学比重相对过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学习往往受到许多具体框架的限制,这就导致学生语文的学习往往较为被动,学生难免觉得语文学习只局限在课本中,往往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再加上由于对语文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无所知,也欠缺热情去挖掘,长期以往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作品研读的热情,对于自觉承担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人的责任意识难免有所欠缺,为此如何将语文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推动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扎实而厚重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就成为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1.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俗话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规划者,作为课堂活动组织的设计者,其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以及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效果,为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效必须从转变更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要善于尊重学生不同意见与想法的表达,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应注重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与思维力,而不要过分束缚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扬.其次,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往往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老师的言行举止、着装打扮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引入实践环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切与爱护,从而有效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与好感。再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定期参加语文优秀教研活动,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及教训,为更好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不断努力。
        2.在听与说教学中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听与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听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说是学生将所感所想以逻辑严谨的文字表达出来的重要媒介,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在小学语文的有机结合,小学语文的听也不能再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说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组合作、班级交流中,而是应当更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保驾护航。首先,语文老师在听的时候,除了引入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等,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问题,还可以更多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自然中去,去聆听大自然的鸟语、泉水叮咚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周围的良好习惯。其次,语文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除了要多多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表达意见、观点等,还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一些辩论会、或是参加一些演讲比赛,让学生扮演“小讲师”角色去说课等等,推进学生从广泛角度学会搜集并筛选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语言的逻辑性语言严谨性,提高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的勇气与自信心,推进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语文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全国中小学的一些演讲比赛、校级的诗朗诵、辩论会等活动中去,锻炼学生于人前发言的勇气与信心,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荣誉感。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结合实效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语文老师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教学经验及教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稳重的语文知识,更应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多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与项目,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推进学生深入思考感知文字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推进学生自觉承担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人的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赵诚,王彩芸.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甘肃教育,2020(03):10.
[2]马祯秀.小学语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4.
[3]马军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19.
[4]张正翔.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20(01):02.
[5]张银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