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问题探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杨欢
[导读] 问题探究教学法,贵在知识点以 “问题”的形式出现,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   杨欢

摘  要:  问题探究教学法,贵在知识点以 “问题”的形式出现,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主要是引发动机、启迪思维,教师在“问”中遵循科学的原则,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  情境;问题;探究;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有些不适应现代教学观念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有时候在课堂中师生角色倒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做法,使得目前不少初中学生在课堂上懒散、沉闷、被动听课,缺少思维,而知识建构过程的核心是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问题探究教学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1.1走进学生
        反思以往初中课堂教学现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教师们在教学中主观上很努力,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僵化,学生思维惰性尤其明显。学习缺乏深入,知识限于表层,出现新问题,学生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由于缺乏深层思考,更不会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1.2走进教师
        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少让学生有机会主动提问,学生逐渐养成了等老师提问的习惯,从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而问题探究教学弥补了这个不足。
        1.3走进课堂
        《教育新理念》中讲到:我们国家是去问题的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美国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教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创造始于问题。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初中化学问题探究教学,使学生的“说”和“做”达到最大化。在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创设情境,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问题”引发动机、 启迪思维、形成知识结构,使学生大胆怀疑、反思、假设、想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教学就是把学习目标设计成长长的问题链,用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探讨新知识,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1.课内是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情境就是一切。” 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或者说学生现在接触的事物用储备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导致认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动机。问题不是在脑海中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孕育它的沃土,情境导入正是要求老师努力营造出这样一片问题的沃土,当我们的学生徜徉其中的时候,因好奇而发问、疑困惑而求索。
        遵循“问题”探究的原则。“学习是理解,不仅仅是记忆。”高质量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发挥情境的功能;合理的问题层次能帮助全面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促进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有质量的问题一定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助于形成民主和对话的课堂氛围。
        情境是沃土,问题是种子,思维是营养。思考的越多,结出的果实越丰硕。教育学博士肖川教授说过:完美的教学能够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封闭的心智。
        2.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合作的目的是互动,互动的本质是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发展思维。自主探究,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放手”。这个阶段就是知识的初级内化。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知其不足,知不足而困顿,困顿而求解惑。自主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研读文本、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合作探究。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这个阶段是知识的高级内化。向学生介绍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名的“学习金字塔”。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学生心领神会,这样能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让学生教学相长、交流相长。
        3.展示交流点拨,深化问题。巧用交流点拨,知识成“线”汇“面”。不管是自己的成果,还是小组合作探究的集体智慧结晶,展示交流会让大家共享共赢。
        点拨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可以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简要总结,落实课程标准。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知识的重难点,教师进行“雪中送炭”的帮助、“锦上添花”的指导。精讲点拨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后。老师要尽可能了解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反馈的信息才最真实、最有代表性。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去把握知识的突破口,把深奥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学生易于接受。如:金属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金属之间很讲“义气”,它们的反应也遵循着“强者拯救弱者”的规律。几种金属与几种盐混合在一起,首先“拯救”出来的是活动性最弱的,然后由弱到强依次“拯救”出来。
         三、效果与反思
         初中化学问题探究教学,彻底改变了以往初中沉闷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了“问题”.“问题”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们去思考、去阅读、去实践。并且,能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万寿.关于新形势下九年级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0):48.
[2]赵桂英.对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讨[J].才智,2014,(1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