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发病多于体力劳动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缺乏运动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型将其分为: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可引起心绞痛,而持续的、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可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
作为患有此病的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进行调养,以避免诱发疾病大大加重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以下内容:
一、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1、应做到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止增加血流速度,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应清淡饮食,宜选用豆油、菜籽油、茶油等植物油进行食物烹制,不宜选用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
3、应减少钠盐的摄入,特别是冠心病伴有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量应少于5g,因过多的摄入钠盐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并增加用药量,从而增加使用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4、宜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鸡肉、鱼肉、鸡鸭蛋的蛋白、豆腐等。应避免过多食用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油炸食品及腌制品等。
5、宜食用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的食物,如鱼类、蛋奶类、海产品、豆类、坚果类以及新鲜的绿叶蔬菜等,因维生素能改善心肌代谢和心肌功能。
6、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与干果类,如:芹菜、莴笋、茭白、芦笋、菠菜、青椒、西红柿、茄子、木耳、洋葱、大蒜、胡萝卜、香菇、芝麻、黄豆、菠萝、大枣、苹果、山楂、香蕉、猕猴桃、橙子等。
7、冠心病患者可结合自身的情况通过以下的食疗方进行调养
①桃仁香菇汤:将桃仁6g、杏仁10 g浸水去皮,入锅先煮10 分钟,捞去浮沫,加油、盐、姜再煮10分钟,入香菇100g煮5分钟,起锅时加入葱花、味精。此方可理气宽陶、活血化痰、养心调志,7-10天为1个疗程。
②银耳莲子羹:银耳30g、莲子(去心) 30 g加水煮烂,加入冰糖少许调味。此方可滋阴清热,养心除烦。每日1次,用10天。
8、冠心病患者可结合自身的情况通过以下茶饮方进行调养
①决明山楂菊花茶:将决明子15g、生山楂10g、菊花5g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清热平肝,活血化瘀。
②参楂茶:丹参、山楂片各10g,麦冬5g。放入杯中用沸水浸泡,焖30分钟后代茶饮。可活血化瘀,调养心神。
③绿荷茶:将炒绿豆6g打碎,与干荷叶3g、绿茶3g共同放入杯中,用沸水150-200ml冲泡,代茶饮。可降血脂、通脉络。
二、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起居调养
1、养成良好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午睡的习惯,据有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心绞痛的发生率大大的减少。
2、居住环境要温暖,避免寒冷的刺激,注意动静结合,防止气滞血瘀,春、秋季可加强室外活动,夏季不可贪凉求爽、饮冷过度,损伤脾胃,冬季避风寒,注意保暖。
3、不吸烟,因吸烟可促进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增加血小板粘稠度,易发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另外,吸烟时吸入一氧化碳,可使碳氧血红蛋白增加,影响携氧能力,易出现心肌缺氧,加重冠心病。
4、少饮酒,因冠心病患者大量饮酒可加速心率,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5、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以保持大便的通畅,忌用力排便。
四、冠心病患者的情志调养
1、要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尽量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以避免诱发疾病的可能。
2、要善于调节情绪,有效转移不快。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不良情绪。
3、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既能陶冶性情、又能解除郁闷、抑制愤怒。如:音乐、书法、绘画、养花、养鸟、养鱼等活动。
4、采用适当的运动锻炼来辅助情志调节。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如:爬山、跑步、散步、气功、太极拳等运动项目来调节情志、怡养心神。
五、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调养
1、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方法,动静适度,如:打太极拳、爬山、骑自行车、打门球、兵乒球、健身操等,但不宜在冬季的清晨运动,而且必须遵循锻炼后无明显不适的原则。
2、对心绞痛发作3天之内、心肌梗死后半年内的患者,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后不应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可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而加重疾病。
总之,作为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重从饮食、生活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合理调养,从而避免病情的加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陈敏 联系电话:13890939758 邮箱:1783089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