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放飞梦想——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王翊翔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5期   作者:王翊翔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需要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这种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小组合作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对于研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翊翔
                                                               (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需要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这种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小组合作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对于研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
        前言:
        在我国新课改的大环境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群体的方式交流学习,用分享资源的形式,不仅营造放松、欢乐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对学生合作能力和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1]。然而,一个理念的产生中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它。对于不合理的小组搭配、学习内容、教师角色定位和学生职能问题,提出相应的提高教师素质、制定明确目标、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和小组分工更加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2]。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小组的搭配不合理
        对于小组的人员分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按照座位进行划分,但是这样并不能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显得过于草率。小组搭配人数不应超过六个人,因为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年纪小,自我管控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
        (二)小组学习内容不合理
        小组学习的课堂需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学习内容不合理的话,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脱离整个课堂,课堂纪律不能因为这个新形式的运用而丢失。学习内容不应该只流于形式,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中容易出现无意义的交流,由于个体性格差异,一些孩子存在性格好强,无法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情况。学生应对在本次课堂知识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反思自己思想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会将别人思想中的优点运用起来,使自己的答案更加完善,这种新型的模式是通过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三)教师角色定位不合理
        小组合作是民主的体现,小组合作对教育是全方面的考验。教师无法适应新型小组合作模式,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合理,没能给足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对知识仍旧是进行直接灌输的形式。教师对新的模式没有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一些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导致无法进行正确的角色引导。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情况,不应当只注重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成绩。老师存在对学生学习接触和能力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对于差生的关注度低会导致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失去学习动力,师生关系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只取决于对其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应该考虑多方面个人情况。


        (四)学生职能不明确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分完组就不知道应当做什么了,对自己的职能不明确。小组合作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的过程,也是检验师生关系的体现。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当一名裁判者,不能把自己的个人喜好带到课堂中来,对每个学生都应当给予重视,这样才不会有失公正。对于学生职能,教师应当对小组提供明确的职能方向,让同学们自主定义每个成员应做什么职能,适当的对小组进行管理,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对于小学语文运用小组合作的新模式,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对课堂的管控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合作的成效不是立马就能看到的,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比过去一味的填鸭式教育要难得多,更加考验教师的素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管控,控制好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在“放手”的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学习的作用。
       (二)制定明确的目标
        “张扬个性,放飞梦想”是要在教师制定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个成功的课堂必不可少充分的准备策略。教师在设计环节时要环环相扣,在认识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设计有一定的见解。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下节课的课后预习工作,最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时发布小组任务,将本节课要完成的内容一一列出[3]。
        例如,人教部编版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的课程安排是学生自主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首先,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然后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堂一开始,学生先运用自己所预习的知识,介绍新学的字词,其他组员指出错误的发音和书写,每位组员都是小老师,一起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改正,然后学生轮流朗读古诗,其他组员认真聆听,最后投票表决哪位同学的朗读更加打动人心。这样的小组合作方式能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学生个人能力和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习,不能让学生产生消极讨论、脱离组织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加强对课堂的参与感。教师对于小组成员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应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清楚每个人成员情况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划好了人员分布的情况下,有目的的组织教学[5]。
       (四)小组分工更加合理
        合作分工完成任务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小组合作对组长的选择十分重要,组长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个组的情况,必须由组长进行一定的管控,但是有些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对其进行能力的提高。
        结语:
        “张扬个性,放飞梦想”重视孩子作为个体存在不同的想法,教师占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小学语文的小组合作课堂学习中,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懂得合作分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错误的知识进行指正,促进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春舒.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喀什大学,2018.
        [2]邢倩倩.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谭俊琴.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案例研究[D].聊城大学,2017.
        [4]黄苗青.张扬个性,放飞梦想——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现代交际,2017,09:146+145.
        [5]杨玉婷.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