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各种类型、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兴起,这些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工程的质量问题。为了减少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项目实施中都需要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工作中来,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将质量意识渗透到工程的各个细节中,保障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质量控制的相关策略,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近年来,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类建筑项目的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工程的质量安全。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工程企业需从工程的材料、设备、人员、制度等各个方面来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当前,一些工程企业虽然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但是由于存在制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导致质量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各个工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都需要改变质量控制方式与理念,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1.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及技术要求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中,建筑施工工艺、技术等逐步进步,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控制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的实施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更为规范,使得工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更强。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企业需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案,从各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达到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1]。
1.2保障建设中各工序的顺利交接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包含了诸多的工序,这些不同的工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衔接关系,一些工序的施工较为复杂,如果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将会导致施工建设中各个工序难以实现良好的交接。而质量控制的实施使得各个工序之间具有更好的衔接性,不同工序之间能够顺利交接,保障交接的效率与质量,使得施工更为规范。
1.3加强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提高质量管理的总体水平,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其施工要求,在各个环节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度,使得各个岗位的工程人员都能够做好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因此,质量控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内部管理水平,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得有有效解决,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
2.1质量管控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改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工程人员需根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加以严格的管理与控制。质量管控意识是影响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工程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质量控制意识,将会导致工程企业从源头上不重视质量问题的解决与处理,缺乏质量控制制度、策略等,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现阶段,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工程企业的质量管控意识偏弱,在实际的工程实践过程中,缺乏质量管理的相关经验,对质量问题的不重视导致缺乏质量控制制度、策略等的质量,虽然实现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难以保障[2]。
2.2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极为重要,如果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就能够从制度上对质量控制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涉及了各个工程要素的管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工程企业并未建立完全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等难以得到有效的配置与利用,监督管理不足,工程现场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3]。一些工程企业虽然建立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是,该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远远脱离了工程的实际情况,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足,难以提升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有关策略
3.1完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意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工程企业需从质量控制机制、意识着手。首先,工程企业需在项目实施之初,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机制,使得参与工程的相关人员都具备基本的质量管控意识,从根本上重视质量控制工作,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工作中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需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材料采购计划、施工技术规划、质量验收要求等,以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基础,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得施工人员掌握工程技术、安全与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了诸多的工程要素,比如,施工材料、设备等,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工程管理人员需严格根据相应的标准,开展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监督与检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4]。
3.2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程序的完善能够使得质量管控的流程更为科学,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严格根据此程序来实施管理。首先,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工程管理人员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后期的质量控制提供便捷。比如,在施工开始之前,需严格考察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了解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根据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目标等,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材料、设备、技术、工艺、人员等各个要素的管理,使得这些要素都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工程企业还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与协调[5]。最后,在施工作业结束以后,专业人员需进行质量验收,对照工程的施工情况、设计图纸等,实施全方位的考核,及时发现工程的质量缺陷并加以处理。
3.3提升技术水平
当前,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工艺逐步出现,这些新型技术与工艺的出现与应用克服了传统的技术局限,能够满足工程建设施工的各种要求。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施工技术同样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升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工程企业需提升技术水平,结合工程的施工要求与目标,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用新的工艺与技术来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技术水平的提升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严格落实技术考核制度;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不断积累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与改进。
3.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就能够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及时解决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还能够决定工程的质量。因此,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各个企业的重点任务,比如,工程企业需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角度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质量意识。此外,工程企业还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参与质量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对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控制都是基础性的工作,工程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从工程的实际情况着手,开展严格的质量管控,从制度、人员、技术等角度,提升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占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低碳地产,2016,002(016):110.
[2]刘保琪,柳圣达.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112-113.
[3]刘亚静.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5):103.
[4]赖军伟.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000(013):10.
[5]陈小波.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00(0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