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全面化提升,建筑行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水平对于建筑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建筑单位必须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通过管理提高质量和建筑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策略?
前言: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管理与施工的质量是保障项目整体质量的核心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建筑行业的需求,而且,伴随着各种先进理论与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中的不断运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出现质的飞跃。但是,面对实际管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各建筑企业与单位都要适时地做出改变,既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关注度,也要提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艺的专业技术化,让建筑管理、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高质量进行,进而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以下我们将对建筑管理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具体如下: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纵观目前的建筑质量分析,导致建筑出现问题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技术人员等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导致建筑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安全隐患,甚至是出现很严重的事故。以下我们从两点进行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力度比较薄弱
通常情况下,建筑出现的管理问题,如:材料的浪费、选材质量不合格、安全检测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理力度薄弱造成的。在很多时候,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很多的便宜材料作为建筑用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的质量出现很多隐患。而且,在对于材料或者设备进行安全监测时,很多质检人员安全意识低下,往往都会忽视每个环节的检测,这就造成在建筑实施过程中对于很多的隐藏问题难以发现,造成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1.2施工技术的质量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施工工艺很难满足新时代建筑质量提升的需求,而且,随着新技术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广泛运用,这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施工要求也不断地提升。纵观实际的施工管理与过程,大部分的管理、施工技术人员很难掌握新技术,使得新技术的应用出现瓶颈,甚至是出现很多的操作漏洞。并且,管理与技术施工人员在管理与施工过程中,也经常性的依据经验进行,这就使得管理与施工的过程完全脱离规章与操作的流程要求,进而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2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防控措施分析
对于建筑质量而言,管理的不完善与施工的不科学,往往都会使得建筑项目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建筑企业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容易使建筑工程出现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笔者将从部门协作、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交底交流、提升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源头上、过程中减少建筑工程问题的出现。
2.1加强部门协作
就目前的建筑管理与施工情况分析,很多的建筑项目都不是由单一的建筑队完成,而是由很多的分包共同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上,首先做的就是规范约束分包的数量,不要过分地对工程进行肢解,降低管理与施工出现协调问题的概率,明确各分包工作方向与施工范围,做到责任到人;其次就是要做到材料、技术、质检相互之间的配合,由于目前普遍存在分包的现象,单纯的依据一方配合很难保证建筑的完美竣工,在工程开展中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分包环节中,不能简单的进行分包,由于分包做的比较随意会影响到后续的施工和配合工作,造成由于没有很好的配合而形成互相制肘的现象,影响到正常的施工建设。
2.2加强成本控制环节
企业为了应对复杂的工程情况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建筑单位必须有一种成本控制的理念,在施工建设之中处处都要有一种成本控制的思想,要贯彻执行对于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
2.3积极抓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建筑的管理与施工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作一定的技术交底、交流,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施工的范围,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管理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要领,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技术监督检验人员而言,技术的交底交流,能够让其在基本的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最基本的质量检验,以避免出现渗漏性的问题。
2.4做好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体,其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定期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和培训,同时还要及时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应用,确保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2.5做好对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测工作
质量检测人员首先要做好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测工作,这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必须要严格监督,把好质量关。为了确保相关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材料和设备接入施工现场之前就要做好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和标准,才能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必须要登记并且上报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同时,设备方面的采购同于材料,必须要在正规厂家进行购买,这样一旦发生问题还可以有地方进行报修,也能保证在工程进程中的稳定性,对于设备一定要定时由专业人员进行保养和修护,以确保其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2.6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在落实成本和协调工作的时候要重视管理和监督工作,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施工质量控制的的有效实施是完善监督机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监督方要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要公正公平的按照施工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技术规范和合同的规定,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施工方要端正思想态度,要规范化科学化的施工,在施工中要互相督促,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责任人制度把任务分解保证施工质量。
2.7健全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障的关键。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对国家的的相关规定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还要对具体的质量体系规范全面掌握。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及时掌握和收集市场信息,了解最新市场动态。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中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范围,要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另外,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中还要有配套的奖惩、考核制度来激励员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管理与施工问题的防控,对提高建筑质量有着重大意义,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体系的构建,既要注重安全意识的树立,还需要注意施工工艺的严密性,从源头、过程等各环节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做到精细科学化,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还需要不断地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技术人员,都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才能符合新时代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以上论述仅为笔者个人浅见,对于建筑管理与施工出现的问题,期望各建筑企业在今后的建筑过程中更加重视,无论是施工的哪个环节都需要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戴世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
[2]刘文涛.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36.
[3]廖利常.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