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水平产生了需求,建筑行业逐渐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逐渐呈现出了不匹配的现象,暴露出了一系列技术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故此,本文以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严格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及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施工的主要前提。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和管理工作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从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建筑工程团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了日后能否顺利竣工,所以需要建筑团队和管理层人员的全方位掌控,正视已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解决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1.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筑工程监督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一般是由委托方直接委托给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可能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降低工程的质量水平。所以对于建筑团队企业来说,应该就此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刻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突发事故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经调查,我国的部分建筑工程存在着监督方面的一些问题,由于监督不到位,将会导致在实际施工时常常出现意外事故,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给整个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责任分担不明确,将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严重降低施工单位的声誉[1]。
1.2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
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较广,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流水线繁琐,所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也较多,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管理上的漏洞,会严重拖延工程进度。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管理散漫,消极怠工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对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对于建筑团队的管理层人员来说,应该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时刻监督工程的每一步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达标。
1.3施工过程的缺陷
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可以分为以下两点:其一,在建筑工程的物资采购工作时,经常存在着一些采购人员消极工作现象,导致购买了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者由于对商家的情况了解不够,导致物资采购的材料不达标,严重降低了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其二,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较快,导致近年来我国的人才短缺问题严重,所以许多岗位有空缺,建筑团队为了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而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允许无证上岗现象的存在,这些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专业经验,导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不足,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
2.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工人的专业性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要执行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素养能力,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所以,建筑领导层人员应该对相关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所需的职责,明确在施工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管理施工人员,同时还要保证管理人员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仅如此,建筑团队的管理层人员应该定期的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通过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
如今的时代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所以在培训中,应该适当的增加如今新形势下的自动化、信息化专业课程,使得相关人员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能力,保证建筑行业能够长远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团队可以引导内部人员进行留学深造,通过管理人员的外派留学,使得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国外知识,运用到我国自身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造福我国的建筑行业繁荣发展。
2.2提高工程成本控制能力
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美观程度,所以,建筑工程团队可以通过提高工程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入,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根据成本管理意识制定出完善的成本规划制度,落实到每一步施工过程中和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要将每一季度或每一年度的资金流动数据进行制表,并定期的上报给管理层人员,这些资金流动数据可以作为管理层人员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管理层人员可通过这些数据和如今的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相关资金管理人员应该深入落实资金责任制,保证每一位参与到资金流动的人员,都能够完全的遵守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和工程成本[4]。
2.3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流水线较长,且流水线上的每一步作业时间耗时也较长,每一步工作都环环相扣、相互联系,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的项目设计人员来说,应该在实际施工之前对项目具有整体的把控能力,提前对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人文、水文因素以及自然天气影响因素做出合理的调查和分析,科学的做出施工项目计划。在施工项目计划中,应该明确的指出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种类以及施工设备种类。在施工之前,管理层人员应该作出合理的应急预案,保证当突发问题出现时,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图纸绘制过程中,图纸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中存在的特殊位置或特殊参数进行明显标注,保证施工人员在看到图纸时可以明确的认识到图纸中所要展现出的内容。
2.4增强质量控制工作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其一,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只有整体结构框架的完整,才能保证建筑的日后投入使用。整体结构框架不完整的建筑不能承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例如大风、沙尘暴以及微型地震发生时,由于结构框架的不稳定,将会导致建筑的整体坍塌或倾倒,给建筑内的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其二,地基作为整栋建筑的基础,承载着整栋建筑的重量,所以在进行建筑的地基选择过程中,应该保证地基的完整性和硬度性,调查人员需要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调查分析。
其三,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达标并符合国家标准,绝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在物资采购工作结束后,管理人员应当对物资进行严格的标准审核,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保证施工的质量。
其四,建筑团队可以加强对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利用如今的大数据技术以及AI智能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减少由于传统的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隐患问题,提升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和质量水平[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管理上以及质量控制上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我国的建筑工程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加强自身的工程管理工作,提升质量控制能力。这需要建筑企业对自身的工程管理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采取高度的重视,不断的完善自身,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对还未发生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的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证我国建筑企业繁荣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皆亮,张桂明.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51-152.
[2]李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41-42.
[3]李伟,魏志慧,朱岩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强化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15):138.
[4]杨泽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评《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05):193.
[5]杨妤.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