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蒙文乐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蒙文乐
[导读] 本文通过阐述施工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升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施工质量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应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有效的应用新型技术及材料,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及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施工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升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提升,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受到更多的重视。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部分,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关系到整体工程的竣工完成,因此施工方应重视安全与质量管理,利用新型的技术、材料及设备,提高对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明确各方责任,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控制制度,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1、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提升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质量
         科学的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合格竣工的基础,能够有效的在施工中提升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施工过程中离不开自动化控制及机械化的设备,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县级你的施工技术,在日常的施工环节中发挥作用[1]。整个工程项目应具备完备的施工机械及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进度,并且为保证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建筑工程中应用与时俱进的机械化设备,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而不适应现代机械化的落后施工技术,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应予以及时淘汰,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1.2保证工程进度,监测施工过程
         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能够促进施工进度的完成,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中遵守管理条例,保证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从而顺利的完成工程目标。在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应具备管理素质,按照管理条例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规范,使其熟练按照施工工艺、技术来施工作业[2]。如果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措施的实施,会造成施工过程中存在人员懈怠的问题,甚至造成整个工程的进度、工艺标准、质量检测存在不足。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相当于一个监测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加以改正,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建筑项目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往往采取工程分包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分包管理制度容易造成整体项目管理流程混乱的问题,各级管理人员无法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管理内容和职责,部门之间难以达成协调统一的配合,互相分工不明确,这就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最终对项目施工造成影响,例如施工进度迟缓,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存在矛盾,各部门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协调,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甚至造成人员流失。
         2.2 监管制度不完善
         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但其监管制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建筑施工的监管制度存在监管方式落实、人员配备不齐、监管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建筑企业在项目监管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3]。在实际的施工中,工程施工现场更加注重施工量的完成,忽视了对人员的监管,导致出现偷工减料,或为了追赶进度私改图纸的问题,而对于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只是浮于表面,缺乏监管力度,最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3成本管理不到位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缩短工期,采购质量不高的原材料,最终为工程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而质量与成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工程采用低质量原材料,表面上节省了成本,但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反而造成了人员与财力的多重花费,增加了成本。施工企业应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和工期管理,不能为了追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避免各方面成本的增加。


         2.4 施工技术不规范
         不同的建筑项目对施工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施工人员及施工技术的水平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建筑企业应加强技术管理,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完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4]。而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的能力存在差异,施工企业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导致施工人员不能采取规范的方式施工,只是机械化的完成工作内容,不了解先进的施工技术,最终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难以保证项目的高标准完成。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
         建筑企业应从施工项目的实际出发,优化施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理念,全面分析情况来安排各个项目的工程任务及人员岗位,从而建立并完善适应项目发展的管理制度。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为工程管理提供保证,使项目从管理层到现场施工都有完整的监管依据。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监管机制杜绝了施工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偷工减料等行为,为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保证,从而也提升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3.2 完善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发挥企业的最大效益。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应重视成本预算管理,综合考虑从施工前、施工中到后期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应多方面、多角度制定成本预算,包含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避免出现疏漏,使施工进程有了基本了依据,根据准确的成本预算做好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有效的提升项目工程管理的效果。
         3.3 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管理人员应具备管理意识,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创新,应用于实际的管理中[5]。其次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以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在日常施工中,应进行不定期的绩效考核,并制定奖惩制度,合理的考核并监督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4 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应严格执行合同,提升质量管理的意识。合同是约束双方义务与权利的依据,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利用约束条款管理施工建设的各方人员,并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各方的质量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其次应以质量标准为基础建立责任制度。在施工中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把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施工各方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权限,以及各方所应得的利益分配。以利益落实责任,以责任明确职权,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同时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使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管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责任,认真的履行职责,从而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为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从而使建筑工程符合相关标准,为建筑后续的使用运行提供安全保证,使施工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效的工程管理能够保证项目工期顺利完成,节约施工成本,避免浪费资源。而对于施工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筑企业应提高重视,分析问题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优势,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昊.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河南建材,2020,(5):79-80.
[2]李毅飞.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35):122-123.
[3]曾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砖瓦世界,2020,(10):128.
[4]董莹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砖瓦世界,2020,(8):138.
[5]张策,胡金龙.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4):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