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革命文化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金环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国才中心幼儿园  张金环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由此可见,本土资源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本土资源,不仅是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传承、发展本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结合我园晋江市级课题《幼儿园美术活动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本文以革命武器为切入点,寻找与幼儿美术表现手法相匹配,以革命武器为体裁,研究探索适合幼儿美术表现的题材与作品,旨在提升幼儿对美术审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丰富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化  革命武器  美术活动  实践
        一、红色革命文化的解读
        红色革命文化指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资源。我园课题研究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武器、革命物件、革命遗址、革命人物、革命设施、革命事件等。其中革命英雄是指在革命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革命烈士;革命物件是英雄们所用的一些用品;革命遗址是他们生活或者战斗的旧址;革命事件是指在革命时期影响深远的事件。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教育资源,如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的情怀、敬爱革命先辈和向先辈学习等,在幼儿时期开展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挖掘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内坑作为革命老区基点镇,现有2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其中,就有22个村是革命基点村,可以说蕴藏着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与独特资源,拥有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英雄人物有尤大斧、吴天亮等伟大的烈士精神;革命纪念设施有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和砌坑村革命史陈列室;革命遗址亭顶村“红色粮仓”以及土垵村的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后溪会议旧址——谢氏宗祠、“雷公石”……。 生活在富饶着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内坑,我们都应感到骄傲、幸福,因此我园充分利用这些本土优势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在内坑这片红土地上。
        三、红色革命文化中的美术教育资源
        (一)实地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挖掘美术活动素材
        《指南》中提到:“幼儿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内坑作为革命老区基点镇,蕴藏着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与独特资源,孕育和铸就了“革命精神”,拥有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革命武器”是红色文化资源其中的一种,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感兴趣的,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进一步让教师了解和认识革命武器,掌握革命武器可以分为几大类以及每种武器的构造及作用,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参观红色基地 烙下红色印记”走近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红色粮仓”等,寻找老式的武器的采风活动,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历史当中。老师感叹到革命时期人民使用简单的武器来捍卫我们共同的国家,孩子们惊讶的说着“这些英雄们可真厉害”。老师们用手机进行拍摄一件件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有大炮、枪、坦克等,并根据不同武器的类别、功能、构造等进行分享、整理、分类,根据武器的功能分为海上武器、陆地武器和空中武器,并在学园的布置一间红色文化展览室。
         (二)创设红色气息教育环境,凸显红色文化氛围
        1.各层走廊、楼道的环境布置在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不同的基础上结合红色革命文化创设教育环境,如:以“忆苦甜 忆思甜”、“革命武器展”等形式创设各层楼道环境;以亲子红色手工作品制作创设楼层走廊,使幼儿在一日活动环节随时都能受其熏陶,加深对内坑红色文化的了解。
        2.为了让幼儿更多方面、更深入、更层次地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部分班级在班级环创、主题创设中渗透红色文化,如:《革命武器》、《武器库》等,围绕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创设班级主题墙,并在主题环境的隐射下渗透到班级环境及区域创设中,使每个班级都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主题、区域及环境布置,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特色氛围、获得审美体验,积极地参与到艺术表现中。
        (三)欣赏革命武器构造,感受武器的大不同
        初期,大班班级的主题《革命武器》,教师也只停留在比较粗浅的知识点上,并没能深入引导幼儿去了解。因此,通过前期组织教师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并通过网络资源的条件收集了大量关于革命武器的种类,如海上武器有不仅仅是飞机还有军舰、鱼雷、潜艇等,陆地上的武器有步枪、冲锋枪、刀、坦克等,空中的武器有战斗机、轰炸机等。通过开展科学活动:我认识的海上武器(空中武器、陆地上的武器)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武器的外部构造以及功能。
        幼儿在欣赏武器的同时,也从中发现了表现武器的形式,有的说:“我想用手工纸折一只军舰。”有的说:“我想用面粉来画一架空中战斗机”。“要是能用水粉来画坦克,那该多好”。“刮画的形式貌似也是可以”等等,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已想要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自已喜欢的革命武器,幼儿不仅从中学习到了武器的功能,同时也越发的启发他们去创造、表现革命武器的愿望。通过欣赏,渐渐的发现幼儿对革命武器的兴趣越发浓厚,我想,这就是成长的收获。
        革命武器的种类多样,蕴含着多种教育方法,我们尝试将幼儿园美术活动与革命武器的有效融合,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传承,注重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表现革命武器的美,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了丰富多样的革命武器作品,以儿童的角度出发,让幼儿表达对革命武器的理解,更好的促使幼儿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本阶段对革命武器有了深入的挖掘,根据课题阶段实施计划,课题组下阶段的研究方向为:继续深入挖掘、利用内坑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革命老物件”,有效地将其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进一步开发红色革命文化美术课程。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2]李季湄
[2]彭莉萍《幼儿园红色资源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幼儿园论文,2017.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