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王毛静
[导读] 数学这一学科对人们很重要,不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会应用到这一门学科的知识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对人们很重要,不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会应用到这一门学科的知识,而且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开拓自身的逻辑思维。而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培养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其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浅析策略
        由于数学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还有每个人的接受力和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导致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都不相同,有些学生对于数学相关的知识能够快速的接受和掌握;而另一些学生则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差,导致数学成绩很低,从而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应该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学习到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研究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数学
        小学生的年龄导致了他们更容易被乐趣所牵引,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偏低,容易走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想办法在授课过程中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因为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方式,而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去主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去学习知识。突破传统教学的枷锁,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妙趣横生的,让学生打破上课就是老师不停讲,学生不停记的刻板偏见,让每节数学课都能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体验。这能让学生有效的唤起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增加强烈的积极学习热情,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充满了兴趣,让学生能够渴望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能让教学质量变得异常高。
        其次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因为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知识点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应该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拉近关系,让学生将数学老师当做朋友。老师们可以试想下,一个风趣幽默的好朋友为自己上课,还是总是运用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例来讲解知识,大家是不是就不会感觉数学课堂无趣?例如在教授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数字和动听有趣的儿歌相结合,“1是一根筷子,2是一只鸭子,3是一个耳朵....等等”,这样学生在进行书写数字的时候,就会想在画画一样,一边哼着教师教的儿歌,一边进行数字的默写,小学生一定会很喜欢很高兴。
        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利用相关教具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也可以让“生活走进小学生们的课堂教学。”在对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或是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进来,让学生们更加的有代入感,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的贴近生活轻松有趣。当然了除了让生活走进课堂以外,还可以让数学走进生活,这就需要家长来配合教师,毕竟教师并不能无时无刻的陪伴着学生。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家长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小学生帮忙计算价格价钱等等,小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也有数学知识和数学题,而且学习数学还能帮助到家长,就能大大的提升小学生的成就感,这也就会对数学更感兴趣。
        而在课堂中除了要引入生活相关以外,还要注意小学生的天性,因为年龄小所以很难对同一个事物保持长时间的兴趣。

所以教师不能死板的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教学,这只会让小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左耳进右耳出。”没办法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所讲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就消耗殆尽了。所以教师应该利用一起可以利用的道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回到数学上面来,将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例如教师询问学生“我们如果想要用小正方体去拼接成一个大的正方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呢?”每个小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很非常多,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拿一套正方体去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进行拼接,找出最少的方案。这种可以动手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像是拼接积木一样,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记忆。
        三、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游戏环节,给予学生正反馈
        每一个小学生都会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虚荣心,所以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让小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思考能力的问题和练习,这个问题要贴近学生,要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将问题在脑海中思考,这就能大幅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问题的创设,“熊大想去买文具,铅笔3元,橡皮2元,水彩笔6元,书包9元,转笔刀5元。而熊大不会计算,不知道怎么把10元气花光,非常着急,咱们一起帮熊大吧。有多少种买法能花光钱,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吧。”这样学生会因为自己喜欢卡通人物而注意教师的问题,去积极的进行思考和计算答案。学生不但将数学知识理解到了,更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还满足了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制作出一些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小游戏将数学知识学习到,达到寓教于乐。根据学生喜欢的东西和动画结合到数学游戏中来,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参加到数学游戏中来,也更能让学生拥有代入感。例如在讲解“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个故事“在一次青青草原的羊村春游活动中,美羊羊喜羊羊等小伙伴去大森林里春游,他们开心的玩耍和歌唱,非常的快乐,但是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大的都让小羊们看不见路失去了方向了,他们都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但是他们的手上都拿着自己家里的门牌数字,同学们能帮助小羊找到家吗?”教师再拿出制作好的羊村的示意图,让学生动手去将每个小羊的图片放在他们各自的家里。然后教师要积极的给予学生反馈,夸奖同学生,并告诉同学帮助小羊们回家,小羊们非常感谢,同学们都非常有爱心。不但让每个学生都在游戏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还收获了老师和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的表扬和夸奖。这让学生对于上数学课的性质高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变成数学知识是有趣的好玩的,会极大的增加学生们学习兴趣。
        结束语:
        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去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们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就像是做游戏,这就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去讨厌数学,愿意以更积极的状态去迎接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李彦玲.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2]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蓝梅丹.才智.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