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实践性改革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教育督导通过对教学质量、目标、规划及实践教学状况等工作的监督、管理,贯彻高校现代教育理念。在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深化督导体系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整合线上与线下督导资源,建立起多角度、全覆盖的现代督导机制,形成“智慧督导”体系,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研究型本科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专业队伍;信息整合;创新理念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信息共享等现代技术突破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网络平台的利用程度不断提升。为更好的落实新时期教育督导目标,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与决策的科学化,高校应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出发,站在宏观的角度,深刻的解读教育整体规划目标、制度及行动部署、监督工作等内容;从微观层面出发,有序的落实教育督导的阶段性任务,协调教师、督导人员及学生群体的诉求,保证督导信息化机制的建设效率。
一、本科教学督导信息化机制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
1、缺乏统一的督导信息体系建设标准,没有解决信息孤岛的困境
现阶段,在信息平台的实际搭建阶段,仍旧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督导管理数据库在规划与设计阶段缺乏统一指导,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建设独立性强,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使得不同技术参数、规格的数据库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交互;其次,现阶段督导数据库大部分存储的是资源类数据,具体包括人力、物力配置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对教学规划、目标、任务及质量考核等信息录入不全面,影响督导职能的发挥;第三,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模式缺乏创新性,对教育决策的参考价值不高,没有完全打破信息孤岛的困境。
2、督导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配套的工作机制支持
信息化督导平台是建立智慧督导系统的关键所在,当前阶段,在推进督导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的过程中,尽管设置了对应的建设任务与目标,但在实践工作中却缺乏配套的工作机制,对督导人员的行为约束作用不强。与此同时,由于工作监督机制缺失,使得部分信息化工程达不到既定的服务、管理标准,硬件环境与软件程序优化升级的速率与信息化服务需求存在差距,无法为督导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3、督导工作队伍的核心素养参差不齐
第一,培训考核、绩效管理机制不健全,遴选审核流程不规范,督导人员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第二,督导与督学管理阶层人员通常是由具备一定经验与专业水平的人员兼任,队伍组成结构不合理。与此同时,部分督导人员对信息化督导体系的建设任务理解不深刻,甚至还有少数人员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仍旧依照原有的工作理念执行任务,使得信息机制的建设进程缓慢,工作人员对信息平台的利用程度不高,阻碍了现代督导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二、本科教学督导的信息化建设流程
1、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首先应结合现阶段教育信息技术的最新研发与应用成果,对系统功能进行针对性设置,在保证平台操作简单的基础上,设置对应的安全等级,保证信息利用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硬件电子化办公系统与信息管理平台融合起来,依据督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定制个性化服务,在显示界面、程序管理、信息处理等设置方面,结合不同部门的工作需求,进行功能搭设。
2、全面、动态收集督导教学信息
信息交互、管理与服务平台能够有效连接教育管理、教学督导及研究小组等部门,为研究型教育督导工作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参考数据。如在督导组的信息收集方面,平台设置了专门的权限,督导工作者在登录账户后,可以对教学研究小组的课程安排、教学任务、内容变动、学期规划等内容进行查询,结合具体的需求,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归纳,最终打印成报表。
3、信息录入
督导工作小组队伍在进行教学评价、奖项评选、竞赛审核、日常督导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具体信息进行归纳,在填写大量表格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录入信息系统,实际的工作量较大,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遗漏等问题。针对该种情况,在建设督导平台的过程中,应对表格的填写、录入形式进行统一。如,采用二维表格模式,根据各部门申报将表格在线发放给督导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填写,实现了无纸化管理的目标。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4、督导信息整合
现阶段,督导工作全过程产生的信息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因此,在数据库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工作量并不大,主要选择Access系统进行处理。督导小组将数据录入Access系统后,程序可以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等处理,形成对应的报表、图表及数据报告等,能够帮助督导工作者更直观、具体的观察工作结果。
5、信息公示
教育督导小组应定期公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果,鼓励师生群体、督导工作队伍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推广督导信息平台应用领域的同时,通过信息公示,实现对督导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化本科教学督导信息系统建设质效的具体路径
1、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督导队伍,培养督学工作者督导人员的信息素养
教育督导信息化部门分批对各级各类督学督导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在理念上,应该深入对教育信息规范化建设理念的解读,通过实践案例、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形式,让督导工作者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明确信息技术是教育督导的有效手段;技术上,通过示范和操作练习加强督导人员学对电脑、移动客户端等设备和蓝信的使用和掌握能力;在平台应用方面,利用平台的信息服务、反馈功能,优化督导信息的处理流程,并通过相关的意见反馈,设置更全面、更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功能。
2、增强督导信息系统客观条件的建设投入
高校在建立研究型督导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从两方面出发,增强客观环境的建设投入:一方面,保证计算机、存储器、无线网络及数据传输、打印及传真等硬件设备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应构建起一体化的设备运行管理中心系统,完善督导信息平台的功能。教学督导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发布公告,反馈信息,交流经验、,共享资料,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具体来讲,督导信息系统的建立应该结合实际的信息建设内容,在设立独立工作系统的同时,加强信息收集、处理、公布与交互等工作模块的联系,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发挥信息资源开放性、共享性方面的价值。
3、确立现代督导信息化机制的创新理念,全面落实智慧督导的建设目标
在建立信息化督导平台的基础上,合理引进移动互联、云计算及智能管理等现代化技术,确立现代督导机制建设理念,不仅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动态、高效督导的目标,同时,还能够对高校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合,构建督导智慧息管理应用平台,为有效履行教育督导的督政管、督学教、评估监测职能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现代化水平。确保督导建设指标的标准化、管理机制的网格化、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及督导评价的科学化,在建立电子督导档案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智慧督导系统的管理目标。
四、结语
督导信息系统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监测、反馈、管理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不仅承担着保障教学质量的功能,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监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规划改革等工作提供具体的参考建议,;同时,利用信息督导平台,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督导人员、教师等群体间的交流途径,打破原有的时间及空间限制,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计算、处理功能,还能够更准确、快速的地统计、分析督导数据,是新时期高校保证整体教学质效的重要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双双.信息化管理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
[2]高妮.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学生信息收集机制的构建[J].才智,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