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车辆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应用。为了加强对车辆的了解与学习,我国教育部门也开设了相关课程,《车辆技术》课程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不断深入,使我国在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这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人类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是创新,而目前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步走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就教育背景下,对《车辆技术》课程教学做出了反思以及对院校教育进行改革感悟。
关键词:创新教育; 车辆技术; 教学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曾经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明显满足不了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因此,我国对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目前来说,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普遍存在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对高校教育的改革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教育改革、教育更新要从自身的思想开始转变,将改革创新渗透到自己所教授的每一堂课程当中。《车辆技术》是车辆维修专业大专班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辆技术的方法和程序,车辆保养的规范,掌握车辆使用和保养的操作方法、时机等。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此课程学习目标的规定也给了主讲老师一定的难度,同时对课程创新性来说,需要主讲老师不断探索、不断更进。因此,本文则主要从课程改革中的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深入探究。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加实践性内容
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普遍不高,完全按照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车辆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十分明显,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对长期的理论知识学习感到乏味,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创新教学方式,课前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课中生动地结合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讲授知识点,随课实操会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本课程教学,应遵循专业的教学规律,增加车间实习的课时量,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车辆的一般性使用原则。课程主要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毕业后顺利任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关注车辆工艺的实时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的期刊杂志或者电子网站,从而加强学生对新兴的车辆技术知识的了解。其次,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且过于抽象,严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相结合,适当引进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课堂上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围绕一定的任务就拟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一般采取“明晰目标——设计任务——学生完成——成绩评定”流程。在明晰目标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明确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确定该次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何种内容、培养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等,对学生在本次课堂学习学习之后的收获有一定的预期。在设计任务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设定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完成任务,当然,为了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应当尽量保证该情境的真实性,而教师在设定任务的时候,要提高任务的开放性,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可以将其分为几个支线任务。在学生完成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教师不能过于干预学生,以免他们养成依赖心理,这对他们独立动手能力以及思维的拓展是极为不利的。在最后的成绩评定阶段,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的表现等对学生的成绩做出合理的评定,及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讲评,学生的表现可以从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展示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等体现。
三、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良好的师资队伍对学生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开展高校教育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胜任力和通用胜任力,还应当具有院校教育这一教师岗位特有的胜任力特征”新时代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随时渗透党的方针政策,这要求每一位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提升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以理论的彻底性锻造思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受教育者成为推动民族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力量;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形式下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可利用性,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投身实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实现师生课堂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四、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按照任务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割,这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较强,难以对教学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这要求教师立足于全局,对教学任务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其次,该种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学生上课的自由度得到提升,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课堂有着较强的掌控力,能够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够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共同促进课堂学习的效果。
五、结语
教育事业是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院校教育更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的生力军。作为一名院校的教师,我们要牢牢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勇于创新、秉承卓越,培养出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各项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玉琨. 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M].华东师范大学,2016.
[2]柳海民.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吕云峰,军队院校教学论[M].解放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