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采用中医护理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宋银
[导读] 中医护理予小儿便秘,评估并分析应用价值。
宋银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  要】目的:中医护理予小儿便秘,评估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86例便秘患儿(2018.06~2019.12),以抛硬币的方式,分成DZ组、SY组,予以常规护理、中医护理,评估并分析效果。结果:同DZ组比较,SY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护理满意度高(DZ组VSSY组=81.40%(35/43)VS95.35%(41/43))(P<0.05)。结论:便秘患儿予中医护理,效果好,症状改善快,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儿便秘;中医护理;价值评估;分析
便秘多因改变排便规律引起,具体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时间长久、大便性状改变等,重者危及智力、记忆力及生理发育等,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因此,临床必需及时予以治疗和护理。因患儿年幼,机体耐受性差,临床不建议行西药治疗。介于此,以便秘患儿为例,应用中医护理,评估并分析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资料
向入选患儿介绍研究目的,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指导签署知情书,并以抛硬币的方式,分成DZ、SY两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别可比(P>0.05),见表1。
 
1.2方法
DZ组-常规护理,即:嘱咐患儿多喝水,告知家属定时指导患儿排便,根据患儿病情予开塞露,饮食指导等。
SY组-中医护理,即:(1)耳穴压豆:王不留行按压肝血、肺穴、脾血及大肠血,两侧交替进行,每日1次,连续10d。(2)中药贴敷穴位:研磨枳壳30g、当归30g、肉桂6g,磨碎后制成药包,药包入微波炉加热后,神厥穴贴敷,每日更换,连续10d。(3)中药灌肠:熬煎枳壳30g、当归30g、肉桂6g,制成200ml药液。待药液温度适宜(37℃),灌肠袋在15min左右注满药液。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促充分接触药液,入睡前进行。(4)推拿按摩:自上而下按摩患儿八髎穴,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10d。(5)饮食护理: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尽量摄入过多的粗纤维蔬菜,少食精细食品。叮嘱患儿家属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引导患儿定时排便等。(6)运动护理:因多数患儿不爱运动,致使每日活动量较少。因此,指导患儿家属进行下蹲、前倾、后弯等体育活动,加强运动训练,尽可能锻炼腰部肌肉,有利于肠道蠕动。同时,导致患儿家属进行监督。
1.3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表》评定,分数低,改善效果好。
护理满意度,自拟问卷评价,百分,其中80≤非常满意≤100分;60≤满意≤79分;0≤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分别用(±s)、%表示,t、2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25.0,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评价中医证候积分
同DZ组比较,SY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便秘为常见疾病,主因大肠缓慢运动,过度吸收水分,引起硬结、干燥大便出现,致使患儿出现排便困难。若无法及时大便排出体外,长时间停留在患儿肠道呢,极易引起头晕、乏力、恶心等一系列身体中毒症状。为此,中医对小儿便秘具有独特见解,认为本病发生不仅与胃肠道失衡有关,还与小儿的肾、肺、脾等脏器有关。本病不仅引起大便密结不通,排便时间增加,影响胃肠道功能,危及患儿生长发育[2]。因此,当小儿便秘出现后,应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以防病情加重。张丽[3]在研究中指出,对便秘患儿行中医综合护理,效果确切,治疗总有效高,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故本次研究将中医护理应用于SY组患儿,具有清热通便、健脾和胃之效,效果显著。予以耳穴压豆,可支配全身迷走神经,改善肠胃功能,进而减轻临床病症。予以患儿中药贴敷穴位,强化患儿的消化功能;予以患儿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与肠道接触,提高药物疗效,改善脾胃功能,继而促进胃肠动力。予以推拿按摩,调节全身气血,促新陈代谢改善。予以饮食及运动护理,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故在本次研究中,同DZ组相比,SY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状态,改善便秘情况。本次研究因时间短,未对小儿便秘予以探索,在今后中可进一步增加样本、延长研究时间,对小儿便秘相关指标深入探索。
综上所述,便秘患儿予中医护理,效果好,症状改善快,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蕾华,陈颖颖.分析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8,4(33):89-90.
[2]曹坤,陈颖颖.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8,4(33):38-39.
[3]张丽.中医综合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10):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