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果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   作者:沈华林
[导读] 分析评价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及妊娠结果的影响。
    沈华林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妇产科;江苏沭阳223600 )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及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一共纳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0例,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平均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前,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项血糖指标水平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三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果的作用;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妊娠结果
妊娠糖尿病,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为妊娠期胰岛素需求相应增加等因素导致;基于妊娠期,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或存在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等。临床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医护处理,会对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1]。因此,为了改善该类产妇的妊娠结局,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处理措施。本课题重点提到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其中的应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我院,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有关“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同意签署相关医护确认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中,年龄分布在22-35岁,年龄均值为(28.6±1.3)岁;孕周为28-35周,平均孕周为(31.7±2.4)周。对照组45例中,年龄分布在23-34岁,年龄均值为(28.7±1.2)岁;孕周为28-35周,平均孕周为(31.8±2.3)周。在一般资料上,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妇产科常规护理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若存在异常问题,第一时间加以处理,确保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完成妊娠。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健康宣教干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耐心为患者普及有关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以及其他基本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告知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重视血糖水平的控制。
(2)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妊娠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比如焦虑、抑郁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安慰、呵护患者,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或为患者举列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饮食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结合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将蛋白质类食物控制在50%-60%之间,蛋白质类食物控制在15%-20%之间,脂肪类食物控制在20%-30%之间;坚持少食多餐,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此外,合理控制食物的量,确保饮食的营养,避免出现血糖偏高或偏低等情况的发生。
(4)运动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锻炼,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方案,比如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需注意运动量需适度,避免过激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1.3判定标准
    两组比较的血糖指标包括:①空腹血糖;②餐后2h血糖;③糖化血红蛋白。此外,比较两组妊娠结局。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数据处理方法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型号为SPSS22.00,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护理前,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项血糖指标水平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三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剖宫产11例(24.44%)、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4例(8.89%)、羊水过多3例(6.67%)、早产1例(2.22%)、胎膜早破2例(4.44%),无先天子痫者。对照组,剖宫产24例(53.3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1例(24.44%)、羊水过多9例(20.00%)、早产6例(13.33%)、胎膜早破8例(17.78%),先天子痫3例(6.67%)。由数据可知,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医护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3]。本课题提到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健康宣教干预、心理护理健康、饮食护理干预以及运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的观察组,在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两大方面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果的作用;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欣.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167-175.
[2]董丽敏,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9):3006-3009.
[3]肖飞娥,郑德娟,罗丽芬,屈小英.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07):787-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