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谭媛媛1 曾慧宁2
[导读] 进入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摘要:进入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国家政策扶持,倾斜。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用人用工需求量大,然而南宁市生源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应及时转变传统的办学思路,贴合学生特点,贴合用人市场,营造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施于耐心、爱心,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指导学生选学选修,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成才成人。
         关键词:新时代  中职学校  学生  管理 
         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非常重视,把办好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也随着工匠精神的颂美,社会就业途径的多元化趋势中等职业学校从办学规模到学生培养的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扩大和拓展。南宁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 以前普遍存在的招生难问题不复存在,甚至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人气爆棚的现象。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的增多,学生的思想和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出发点就变得多元和复杂了。这些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参加中考成绩不够理想,上不了普通高中的,他们大多都是抱着先混混日子试试看的思想,面对这样的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做的好就可以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所成,来之安之,学校越办越好。反之则学生短期内兴趣消褪,学无目标,无所事事。学校就会生源流失,难以为继。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关键,如何做好尤为关键的进入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道德教育呢?结合实际工作试探。
一、学生目标管理
学生入学初期学校就及时分析归类,好对症下药。针对大部分的学生是参加他们当地的中考成绩达不到当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上不了当地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已才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普遍存在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他们“无处可去”,抱着混日子,试试看,见好就留,不好就溜的心理来的。这时学校就要顺势而为,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这些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们知道读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多上升的途径和好处,帮助他们从自我心理消除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树立自信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爱心留住学生的人,留住学生的心,让这些“无处可去”而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知道学校就是他们的“可去处”。引导他们的心理由混日子,试试看,到既来之则安之迁移。思想的稳定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接下来就要及时的跟进,结合学生本人的特长爱好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希望,目标要虚实结合,长短结合,虚而实化,以短促长。指导学生制定简单而接地气的目标管理制度,以目标为导向促进日常的学习。
二、学生的校园管理
根据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校园管理,要和初中学生的校园管理有一定的区别,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的初中学校的学生校园管理都趋于严格,这也是初中学校的要求使然,因为初中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学习的选拔性很强,这就需要一套非常严格的学生校园管理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可就不大一样了,学生都有在中等职业就读学习的理想和目标,但其选拔性和淘汰的残酷性远不如初中学校,加之学生的结构不一样,居于这些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校园管理可以适度的可控范围内的放松。在稍微比初中学校放松的情况下适度减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业怎么说也没有初中学校那样有压力,适度的放松也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相匹配的,适度的在学生的管理上放松,可以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为他们自我管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凡事过犹不及,放松并不等于放纵,学校纪律是必须遵守的底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适当放松不能饮鸠止渴,也不要因噎废食。


三、学生的基础学习
毋庸置疑,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初中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初中学校他们的课业学得并不是很好,甚至已经有了厌学的倾向,如果在中等职业学校还仍然像初中学校那样要求他们学基础知识,他们肯定是吃不消,也会有对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不感兴趣,重新又有厌学思想。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一些基础知识又不得不加强和巩固,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把握好分寸。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基础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以把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传授上,从时间和强度上适度的放宽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例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班,对英语的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学学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英语是不能丢的,但如果像初中学校那样更多的为应试而教学就没有必要了,就应该把英语的教学要求放宽。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口语交流,放在英语语感的简单体验上。学前教育班的教学重点在幼儿的保教技能的传授。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传授上而完全放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要把握好“宽而不松”这个度。
四、专业的选择和学习
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能让他们的学校学习有目标为之奋斗,有理想可追求,有宽松的管理环境让他们身心愉悦,那么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一定能留得住。他们在学校对自己的专业学习的选择就是他们留得住,愿意学,学得好的支撑点了。这些初中毕业生读中等职业学校假如说起初是“无处可去”,那么后面的留得住的关键就是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景这就更需要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在学生学有所成方面下苦功。学生的专业教学不能有半点的马虎,要整合学校的自身资源,还要发挥社会的人才资源优势,把准市场人才需求的脉搏,让学生学有成,学能精。中等职业学校可采取订单培养模式,采取校企联办、公司加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也可以引进企业,使得学校的专业学习在学校内就能有实训基地,拓宽人才就业范围,找订单,下订单,还可以整合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资源,找学长,树榜样,盘活人才市场,让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市场,合需求,供不应求。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多源的,但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弱,存在比较普遍的自卑心理。如果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失当,教学方法选择不适合,他们就会在心里埋下失落的种子;只要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对他们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为他们营造全新的,宽松有度的校园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他们一定会重拾信心,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加之现在国家政策的倾斜,联通渠道的互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一样可以出彩。
五、结论
(一)学生目标管理虚事实做。顺势而为,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消除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树立自信心。
(二)学生的校园管理放而不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校园管理可以适度的可控范围内的放松,适度的放松也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相匹配的,适度的在学生的管理上放松,可以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
(三)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宽而不松。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基础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以把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传授上,从时间和强度上适度的放宽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四)实用而有市场的针对性。整合学校的自身资源,还要发挥社会的人才资源优势,把准市场人才需求的脉搏,让学生学有成,学能精。

参考文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政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