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朱丹红
[导读]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控制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前来我院进行健康咨询和门诊就诊并且依从性好的,年龄在45-70岁,平均年龄(55±1.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健康教育方式及形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就诊和集体讲座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前和1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使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疾控中心下发的调查评估方法,进行面对面问诊,收集两组患者客观检查指标情况。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研究组1、6、12个月后,患者血压、腰围、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这五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坚持饮食控制、坚持运动锻炼、睡前听冥想音乐等)。个体化健康教育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血压、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为125/78 mm Hg、20.87、4.57 mmol/L、4.51 mmol/L,较健康教育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控制效果。值得大家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2019年在我院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胡晓春.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15(17)327-328 ]的60人中,随机抽取3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抽取2017-2019年在我院慢性病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45-70岁抽取3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全部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杜建英.原发性高血压与继续发高血压区别【J】生活与健康2018,38(4):292-344.]而且无2型糖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38(4):292-344.
]并发诊。二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二组患者均在我们单位门诊就诊配药,参加我院开展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健康管理讲座,均跟踪服务一年。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一对一的健康问题及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开展了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研究组干预随访频率全年共10次,分别是: 第一个月:每周1次,共4次 第二个月:每半个月1次,共2次 第三个月:1次 第4个月至第12个月:每3个月1次,共3次 。随访内容:(1)疾病诊断 (2)主诉:本人存在主要的健康问题  (3)客观检查指标:血压、腰围、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这五项指标  (4)问题评估:健康诊断与效果(风险)评估 (5)干预计划  (6)预约下次复诊时间。随访期间干预对象现场至少拍摄3张照片(首次、中期、末次)留档备案。干预方法:提出健康问题,提出改善计划(指导如何吃、如何运动);每次检查和督促落实情况和提出下一步计划,直至纠正不健康行为并巩固。效果评估:共进行3次。 第1次:第4次随访时完成,即1月的最后1次;第2次:第8次随访时完成,即6月的1次;第3次:第10次随访时完成,即12月的1次。
        1.3观察指标
        血压、腰围、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表示,不同时间段及各时间段内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开始前的客观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处于高血压分级1级,危险分层中度危险状态。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五项客观情况比较(例 %)
   




        2.2、两组患者干预后1、6、12个月后,研究组五项检查指标明显好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3。注:腹围因为男女标准不一样,男<90厘米,女性<85厘米为达标。以男女达标都为1计算,男性每大于等于9厘米为增加0.1,女性≥8.5厘米为增加0.1,反之亦然,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表2  研究组组患者干预前、后1、6、12月五项检查指标比较(例 %)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因素,即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包括长期大量饮酒、钠盐摄入超标、作息不规律、肥胖、精神紧张、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高蛋白饮食等;但遗传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约80%~90%的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ii我院在个体化健康教育前先对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收集、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进行详细了解后,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确定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然后针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生活方式、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患者主动做好疾病管理,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同时通过定期的电话及门诊随访、微信沟通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对药物处方和健康教育处方执行情况,对不合理、可改变的危险行为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和巩固,提高患者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环的互动过程,效果是螺旋式提高过程。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及调节力。并在临床实践中被许多研究学者所证明,并且可促进医患关系更和谐,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