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1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治愈80例,显效15例,无效16例,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极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冲击波 肱骨外上髁炎 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浙江省慈溪协和医院疼痛中心肱骨外上髁患者111例,男50例,女61例,年龄20-65岁,其中20-40岁40例,41-60岁,65例,60岁以上6例。治疗前均做肘关节CT及或X线检查,排除肘关节骨折或骨关节疾病的可能。
1.2方法
1.2.1体外冲击波治疗 患者座位或卧位,在肘关节部位找寻压痛点及局部软组织异常改变,用医用固定点笔标记。常见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局部耦合剂,用低能量手柄对正压痛点以1bar10次/秒治疗强度开始,从无痛点开始逐步移动至激痛点逐渐增加治疗强度,治疗约1000次后嘱患者握拳抗阻诱发激痛点治疗1000次,每次治疗 2000次,嘱2-3日内勿用力活动。
1.2.2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患者坐位手背抗阻力10秒,休息10秒,10次为一组。
1.2.3疗效评定及结果 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工作,生活不受影响。有效: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效:症状及体征于治疗前无改善甚至加重。
本组111例患者均门诊及电话随访,治愈80例,占72%显效15例,占13.5%无效16例占14.5%。
2.讨论
2.1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骨科疾病,常以疼痛时间长,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1]。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
2.2治疗原理:利用设备产生的冲击波,通过耦合剂进入人体,聚焦于病灶实现治疗。(1).应力作用: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声学特性,在不同的声阻抗界面会产生拉力与压力,对材料产生机械破坏作用,有助于松解组织粘连,粉碎骨刺。(2).空化效应:冲击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空化泡,这些空化泡在过程中生长,震荡,溃破,释放出大量能量。(3).镇痛效应:激活产生p物质,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后,疼痛阈值提高,且p物质产生减少[2] (4).代谢激活:冲击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膜内外离子交换过程,并加快代谢分解产物清除与吸收[3]。(5).其他作用:成骨效应,促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等。
2.3运用体外冲击波在肱骨外上髁炎及根据临床症状,解剖位置,所找到的固定点进行治疗消炎镇痛,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减轻了局部炎症的刺激,使局部软组织得以松解,同时还调节了应力平衡的失调,加速了局部症状恢复[4]。
2.4康复治疗能补充冲击波治疗的不足之处,通过康复治疗,调节肌肉的力量,使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得以纠正。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康复治疗相互协调,互补不足,成为一种合理可行的综合疗法,使本病得以标本兼治,重新构建起生物力学的平衡体,因而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9-280.
[2].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 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06):053
[3].邢更彦.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39-140.
[4].张盘德,彭小文,容小川等中国康复医学会杂志J.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镇效果研究,2014,31(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