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4期   作者:吴登帆,蔡远文,陈胜前
[导读] 分析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60例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0例行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列为研究组,另外30例患者行手法复位的患者列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在Cooney评分上,参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在临床疗效上,参照组73.33%低于研究组90.00%(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关键词: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中医中药治疗;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桡骨远端约3cm处发生骨折,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1]。手法复位是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重要方法,疗效确切,但容易发生移位等,影响骨折恢复效果。近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对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2]。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为临床研究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平均(72.38±3.47)岁;病程40min-2天,平均(1.01±0.13)天。研究组男9例,女21例;年龄66-79岁,平均(72.48±3.52)岁;病程40min-2天,平均病程(1.02±0.15)天。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比较。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X光线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年龄处于65-80岁之间的患者;(3)此次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60例患者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骨折疾病的患者;(2)精神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3)治疗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操作流程为: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使患肢呈向外展状态,屈肘呈直角状,前臂呈前旋位状,采用常规牵引、摸骨、回旋等方式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研究组则行手法复位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手法复位与参照组相同,给予患者温阳健骨汤治疗,汤剂方组为:细辛3g,熟地黄25g,玄参10g,续断15g,肉桂12g,芥子16g,菟丝子10g,骨碎15g,鹿角胶20g。使用方法:加水煎煮后留取200mL中药液,每天2次,1天1剂,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标准参照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3],总计100分,分数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关系。
         (2)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4]:患者经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与前臂功能恢复正常,且局部无疼痛症状则视为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与前臂功能恢复正常,且局部轻微疼痛则视为良;患者经治疗后骨折愈合,腕关节与前臂活动受限,且局部出现疼痛感但未影响生活则视为可;患者经治疗后骨折愈合,腕关节与前臂活动严重受限,局部出现明显疼痛则视为差。临床效果=优+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Cooney评分明显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参照组73.33%(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导致手掌撑地,而腕关节在遭受损伤后形成背伸拉,进而导致外力传至桡骨远端所致的骨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等症状[5]。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如若治疗不当,极易影响运动功能,损伤神经与肌肉。因此,临床上加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手法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方法,其通过手法为患者正骨,改变骨折状态,然而该法极易产生移位、骨折畸形等并发症,影响骨折愈合情况。随着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与推广,中医中药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且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医学认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由肾虚所致,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温阳健骨。温阳健骨汤剂中的细辛具有温养经络、疏通经脉的作用;熟地黄与鹿角胶合用具有养血温阳的功效;肉桂、白芥子具有补火助阳、疏经通络的效果;续断、骨碎、菟丝子合用具有强筋健骨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达到疏经通络、强筋健骨、补火助阳的功效[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Cooney评分上,研究组高于参照组,说明服用中药后能有效缩短骨愈合时间,促进骨痂生长,从而能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恢复腕关节功能。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高于参照组,说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温阳健骨汤剂的效果明显,患者更加认可满意,对比单纯手法复位治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缩短骨愈合时间,促使患者能够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恢复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遵勇, 倪康裕. 手法整复及手术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伴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038(010):2396-2398.
[2]黎旭军, 何晖, 刘存东,等. 温阳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对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康复效果研究%Study on rehabilit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of distal radius in elderly patients[J]. 陕西中医, 2018, 039(001):95-97.
[3]庞玉峰. 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8, 000(022):98-98.
[4]郭中举. 温阳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 首都医药, 2018, 025(023):175-175.
[5]魏明, 张斌, 黄慧. 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8, 24(1):18-20.
[6]张杰, 霍力为, 王广伟. 黄氏正骨手法复位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r及对PRWE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027(014):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