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2月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一年前选取的8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由治疗室自行完成药品调配;成立一年后选取的8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完成药品调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以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特定的操作部门,其虽然为覆盖所有部门,但是其承担了一半科室的输液配送,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要依据药物的特性及调配要求完成药物调配[1]。其可以有效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缩短调配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花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以16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于2017年12月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一年前选取的8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由治疗室自行完成药品调配;成立一年后选取的8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完成药品调配。对照组男42例,女42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5.18±4.64)岁;研究组男43例,女41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45.22±4.5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医院于2017年12月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共17名工作人员,其中药师3人,护理人员14人,由护士长管理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均划分职责,护理人员做好调配准备工作,药剂师则负责药物的审查和安排。此外要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了解药物药学原理,掌握处方药物禁忌情况。工作人员依据不同科室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配置和管理,只接送长期医嘱,暂不接临时普通药品医嘱,临时只接送危害化疗药品。此外,全院危害药品调配及小儿肠外营养的调配工作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完成,最大程度保证了用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临床医生现依据患者症状及疾病过敏史建立用药医嘱,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开具的医嘱展开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后将之传送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接到医嘱后,药剂师对药物稳定性、相容性以及禁忌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随后依照输液顺序将用药内容打印成标签,实行一岗双责,药师生成摆药单后,进行核对摆药,摆好的药品按操作台及工作量进行分车摆放,由第二人进行核对后传入调配间,放置在相应的操作台旁,次日主班护理人员核对后开始调配,由辅班人员再次核对后,传出调配间,成品复合人员,按药物种类及科室进行复合扫描,做好登记后与由湘为配送人员做好交接,送至相应科室,供病区护士进行用药。
1.3观察指标
向科室电话回访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png)
3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要负责静脉药物及场外营养液等相关药物的调配和管理,其可以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通过相关培训,工作人员具备了专业的药物知识,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护理能力。职责划分则可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开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在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下,药剂师会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审核和复查,全面加强用药合理性管理,减少用药遗漏和误用情况[3]。在配药的过程中,医生、护理人员以及药师多重审核,且经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核实千字,反复把关可以减少用药误差。与传统的药物配置工作相比,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更加规范,在干净清洁的工作环境下,可以避免药物污染及细菌侵害。同时拥有了更全面的药物配备设施,在保障无菌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药物配置质量,为输液安全性提供保障。在规范化的管理下,配药时间也相对更短,这可以减缓治疗带给患者的不良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配药相比,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有着更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综上所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霞.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61-62.
[2]张晶晶,王丽芳,方少丹,王萍霞.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作用及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7-18.
[3]刘易.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