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医;冠心病治疗;心血管疾病
前言:冠心病在发达国家是危害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在我国,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冠心病成为危害中老年生命的罪魁祸首。随着西医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疾病诊疗的某些方面仍未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近几年开始尝试中医药对冠心病进行诊疗,结合现有的中医条件,凭借中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冠心病的防治和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从冠心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现临床上中医对冠心病的诊断和疗效进行分析,希望对后来临床医生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帮助。
一、冠心病(CHD)的概述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为冠心病(CHD为),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脏病变,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医上认为冠心病属于厥心痛、心痛、胸痹、真心痛的疾病范畴,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在医学上,一般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冠心病患者患病发生时间和病程可以将冠心病分为以下几种,其中每一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都有所不同。(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一个月或者超过一个月。患者的冠状动脉在原来就发生病变的情况下,过度劳累所造成的心肌耗氧量的大大增加而产生的缺氧状态。根据发病原因可知,通过终止强度较大的劳动课缓解病状,此类型的心绞痛病情相对来说较稳定。(2)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此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病程较短,在一个月以内,这种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表现不同,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发病年龄较轻,主要以男性患者多见。(3)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是在前两种发病基础上由于某种诱发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病情的恶化,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在患者静止不动的状态在就能发作,疼痛感时间延长,对硝酸甘油的免肝毒降低,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趋势。(4)卧位性心绞痛,顾名思义,该来性的冠心病心绞痛多在患者休息或深睡状态下发生,发病后,患者可及时坐起或者站起来可以缓解此发病症状。(5)变异性心绞痛,此类型的心绞痛与卧位性的心绞痛发病特点相似,但是所测得的心电图相应的导联波段有所不同,此类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
(6)混合型心绞痛,此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心肌需氧量增大时有可能发作,在心肌需氧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
三、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关杂志初次报道用中医治疗方法去医治心绞痛患者,自此之后,相关报道与研究并不多见,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地被研究者所关注,成为临床和实验室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在刺激的方法上,目前运用的较多的是体针、艾灸、耳针、电针、相关穴位注射等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中医治疗涉及的中药主要涉及瓜蒌、丹参,当归、陈皮、茯苓各,清半夏、竹茹、枳实等多种中药成分。由于特定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顺气、活血化瘀、温阳等功效,所以,中药治疗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临床数据显示,中药治疗的效果较明显,同时,中药治疗存在治疗保守,对患者的刺激小等优势,中药治疗虽然被广泛认可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见效慢、用量大等诸多问题。患者在突发状况下服用中药见效慢,耽误治疗,严重的可造成生命危险。西医治疗可谓见效快,目前,市场多用的治疗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西药主要有阿司匹、硝酸甘、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但是,西医治疗成本较大,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副作用较大。因此,相关研究者提出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可以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分为两个水平:在治疗水平上,主要给予西医治疗,药物主要以硝酸甘、阿司匹林、他汀药物作为二级预防,硝酸甘油作为心绞痛的主要硝酸酯类药物,在缓解水平上,根据患者的试剂情况可给予相应的活血化瘀、通脉,补气补阳的中药。经临床试验和治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明显于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治疗,靶向精准治疗结合中药保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的患者,不仅仅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有一个健康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低盐度,低脂肪饮食,彻底戒掉烟和酒,精神上保持放松状态,不宜过度劳累,也可以做适度适当的锻炼,之后配合以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中西治疗结合效果显著,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医疗人员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而言也是福音,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建宇,朱庆文,王暴魁,李杨,苏玲,王成祥.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汇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65-78.
[2]张琳,于鑫婷,徐浩.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与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05):578-581.
[3]侯如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4]李柳骥.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