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会不会癌变?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4期   作者:肖丽平
[导读] 在医院体检时,总有很多大妈、看起来年轻的小妹妹会拿着相关的化验单对医生进行询问,
        在医院体检时,总有很多大妈、看起来年轻的小妹妹会拿着相关的化验单对医生进行询问,“医生,这个子宫内膜息肉严重吗,它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或者是癌变呢,需要做手术吗?”,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大家一双双渴望真相的眼镜是那么真切,那好吧,到底子宫内膜息肉是什么?其会不会出现癌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揭晓答案吧!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病吗?
         事实上,息肉可以出现在我们人体很多脏器上,就好比胃息肉、肠息肉及鼻息肉等,而我们这里所提到的子宫内膜息肉只不过是位于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息肉类型,极为常见了。这种病是因人体子宫内膜呈局部过度增长现象所致,组成部分共有三块,其一为子宫内膜腺体,其二为间质,最后则是血管了,依据其多种性质将其划分成有无蒂、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毫米至厘米。据调查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病发几率高达7.5%,限于研究人群不同,部分病人因无典型表现,致使其患病率难以准确评估,真实患病率可能比这个更大。
         子宫内膜息肉因何出现?
         专家解释,子宫内膜息肉产生多半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另外与长时间慢性炎症、早期流产、行宫腔镜手术等有关。同时亦有研究表明,此病症致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细胞水平调节障碍等息息相关。
         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癌变?
         其实,子宫内膜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病变,极少数属于“致命因子”,临床上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息肉是没有显著性的表现,常在医院实施体检亦或是诊治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有病人在发病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白带过量及不孕、腹痛等表现。通常情况下,结合其诱发原因及特征共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功能性息肉。这种息肉出现几率较高,多由于规律性改变子宫内膜引起,伴雌激素依赖性,此时息肉以周期性变化为特征,随时间推移、经期变化局部、彻底脱落。有自行缓解的可能,无需特殊治疗。②绝经后息肉。

绝经后息肉极为罕见,多有内膜腺体及间质萎缩性变化。③非功能性息肉。此类型的息肉是极为常见的,一般占子宫内膜息肉67%,构成核心为未成熟子宫内膜,其特征为对雌激素具相应的反应,但对孕激素无任何反应。④腺肌瘤息肉。这一类型的息肉较为少见,常发于绝经后女性。
         总之呢,大部分子宫内膜息肉属于“良人”,仅有极少数为“恶魔”,当前针对各类型子宫内膜息肉病变程度亦或是潜在恶性病变并未得出明确结论,但有文献称,上述四种类型息肉最易于出现恶性病变的是腺肌瘤息肉了。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恶性病变可能性仅有0%~11.02%,随年龄变化,病变率升高。当女性年龄高于65岁时,其病变率为30%,而年龄在45~58岁间女性,其病变多以腺癌为主。
         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
         因大多子宫内膜息肉会自行减退,特别是直径低于1cm息肉,所以针对无显著症状且直径低于1cm息肉者建议采取随访观察治疗,观察息肉是否可随经期来潮自主脱落。相对而言,药物疗法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治范围有限。针对直径超出1cm者,亦或是伴持续性存在、阴道流血及不孕病人,考虑行宫腔镜手术。特别是绝经后产生的子宫内膜息肉应格外重视。
         子宫内膜息肉高危病变因子,你知道多少?
         高危病变因素首先就是子宫异常出血了,一旦“你”存在子宫异常出血表现,应立即入院检查,确立疾病进展程度,以免病变扩散。其次,年龄也是高危因素之一,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例关系,伴随年龄增长,其恶性病变率会明显提升,需引起重视;息肉的数量也会诱发恶性病变,也就是息肉越多、越大,其恶性病变率越高。
         结语:
         以上就是“发现子宫内膜子息肉怎么办,会不会癌变”的相关内容了,研究指出,子宫内膜息肉2/3均为良性病变,仅有少数会癌变,建议选择性观察。但针对具病变高危因素病人,应马上采取积极救治,以防恶性病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