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李读文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读文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优秀的基础建筑工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优秀的基础建筑工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影响建筑工程优劣最大的两个因素——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是所有建筑领域内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及探究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今,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前提下,建筑领域在仍然存在材料选材不合理、施工制度存在漏洞、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的不过关,一些建筑的使用寿命严重缩减,达不到当初的预期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不仅可以提升施工材料的采购与存放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还能强化对材料供应环节的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2) 能显著提升各类型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使得各环节的施工操作更加规范专业,施工流程更加合理。(3) 能对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查,确保施工中的各类不确定因素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应对处理,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4) 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设备正常运行,各项工程技术条件得到充分的应用,在保障施工周期的前提下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无法做到协调。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三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较长的工期意味着将会投入更多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如果超过规定工期,还会存在违约风险。但是,如果为了节约成本追赶工期,则可能无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采用品质更好的工程材料、技术更先进的施工设备,也就意味着成本会有相应提升。因此可以看出,做好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三者的协调,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所在。
        2、缺乏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能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能确保施工的材料使用方面,施工流程方面,各类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以及施工人员的分配方面等等都科学合理,从而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目前的建筑工程大部分都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一个建筑项目往往有多个施工单位,这样虽然能保障施工周期,但是无法有力的控制和监管施工质量,发生问题时极易发生责权不清的现象,必定降低施工的整体质量。
        3、缺乏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大部分施工队伍都是有农民工组成,由于他们自身专业技术与综合素养的欠缺,导致目前建筑施工队伍的实际施工技术落后。不仅无法保障现有施工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对各项先进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他们都无法对其熟练掌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保障施工质量,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
        1、完善与健全工程管理及施工品质的控制制度。相当部分建筑工程,依旧沿袭以往的制度管理等,该方式常未能很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中,相应工程管理制度,及对工程管理任务的执行等。一部分建筑企业,虽具备较完备的制度、流程,却在运作中,更多流于形式,并未实践落实,这对项目建筑工程的整体性管理,有一定不利影响。所以,应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工程管理,及施工品质的控制制度。(1)适时设立专项化工程管理部门。依据过往相应工作经验,结合实况,适时调整、制定出更具完备性、高效性的管理制度。(2)建筑工程较为繁复、细碎,因而,对其构建的管理制度系统,应更趋于多元化,如在包涵基本安全性管理等的同时,还应涉及工程品质管控、内部绩效考核等,以便更好确保各项要务有序进行。

(3)施工承建单位,还需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单位的有效沟通,如设计单位、监理部门等,以便更全面地考量问题,从而提升工程施工品质。
        2、建筑工程材料的选用。一个工程质量合格且完善的建筑,绝对离不开好的建筑工程材料,如质量合格,通过检测的钢筋、砂石、水泥等等。因此,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材料,才是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时的目标。并且,在开始动工之前,管理人员应该对采购回来的基础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其能否适应施工环境,且在此环境下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寿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一些虽然经过合格检测的基础材料,因为所适用环境的不同,其产生的作用或者是本身拥有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例如建筑行业中最基本的混凝土,在适应不同的建筑模型或者环境因素下,混凝土的生产规格和使用性质也有所变化。所以,基础材料的选用于建筑行业而言,质量标准合格仅仅只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根据施工模型以及施工环境预测出来的标准化材料,在规格及产品性质上的细分,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提前检测。
        3、施工人员的技术手段。对于现代化的建筑领域而言,随着科技化以及机械化的日常应用逐步深入,在建筑领域,机械化的应用手段,也已经成了施工人员的必备新型技术手段。合理的利用机械化设备,能有效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而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发展的建筑工程技术手段,不仅仅对于施工人员个人是一个专业化的提升,对于整个建筑领域,也是基于速度、品质、安全性的一种全方位的改进。例如在以前建造高楼建筑时,机械化的落后,将直接导致整个建筑工艺的水准直线降低。而随着机械与新型的技术手段的改进,如今的建筑工艺以及质量的提升,已经从最终的成型建筑可以得见。
        4、引进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系统。例如,通过人员管理系统和现场的门禁系统,对施工人员的进出进行管理,通过分数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行为,对违规违纪及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在现场配置高清摄像头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效率;通过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系统,评估材料消耗及设备功能状态,在后续施工中进行优化。另外,基于工程数字化系统,以工程设计图纸为标准,加强每个环节的工程完成质量评估与检验工作,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科学处理的同时优化后续施工方式,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5、加强施工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升。(1) 建筑企业为施工人员提供自我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要为各部门施工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环境,全面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2) 重视对施工管理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首选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人组成施工管理队伍,保障其整体素质。另外,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充分结合自身施工现状与特点将其进行科学的应用,提升施工管理效果,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结束语
        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所有的建筑领域内最为重要的方面。前者主要是针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本身作出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建筑领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而质量控制,则是整个建筑领域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只有质量合格的建筑,才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以及建筑技术改进的有效性。否则,就算机械化设备应用的再完善,技术领域再先进,只要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问题,那都是徒劳无功。
        参考文献
        [1]王延红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 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8.
        [2]吴贤涛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南方农机,2019,49;No.300(08):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