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所谓高层建筑相比低层建筑不仅高度有所增加,其内部涉及到的隐蔽工程也相对较多。其中主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框架,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性能。施工人员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同时把控好施工阶段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
1 高层建筑特点
1.1 高层建筑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水平要求高
高层建筑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较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工程施工水平要求较高。如何实现设计标准和设计目标,施工单位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投标文件承诺。一旦作为中标人,就需要履行承诺,严格执行既定方案,确保高层建筑结构主体安全和施工质量。
1.2 高层建筑对基础的深度和强度要求高
地基深入地下深度与建筑高度有关,高层建筑物为了保证稳定性,需要较深的基础。我国规定超过5m的深基坑需要进行专家论证并作为重要危险性大的工程进行控制,而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都属于深基坑的范围,而且施工周期长,安全因为更为集中和突出。而且,在地质较差的地区、在地震活跃的地区,高层建筑经过计算后的地基基础相对于普通高层建筑更为特殊。
1.3 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从施工准备到基坑开挖,从基坑支护措施到下部结构施工,从吊装、支护和脚手架等高空作业集中实施,建设周期一般不少于两年,期间需要考虑季节施工。特别是冬季施工高层建筑,需要采取冬施保温措施,加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克服恶劣环境,危险性增大。
2 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中常用的关键技术
2.1 前期的测量技术
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工作。而勘查工作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对路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并应当勘查自然地基是否存在软弱土质层,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施工建筑的平面图纸和立体模型。详细分析出建筑结构的具体数据,包括长度、宽度、墙体厚度,各结构之间的夹角度数等等,这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前提。最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放样的工作,将主结构的具体位置信息标注出来,以降低结构安装的误差。
2.2 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选择使用模板支护技术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每个施工工程所设置的主体结构形状、采用的施工材料及具体要求都不相同,因此,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制作模板的方式来开展结构支护工作,采购原材料进行制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基于高层建筑对结构稳定性和材料自身重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模板材料大多以钢板为主。从支护技术上来看,可以选择的支护方法分为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两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建筑物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在拼接模板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接缝处是否存在缝隙,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跑浆或者漏浆的现象,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最后,在使用模板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明确施工的具体顺序。通常来说,都是先安装主要承重结构的模板,后安装次要结构的模板。而如果使用临时支护方式,则还涉及到拆除模板的环节。拆除顺序应当与安装顺序相反,先将次要结构拆除,这是提高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
2.3高层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高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工程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项目,也是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确保钢筋的型号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同时对入场的钢筋进行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湿、防锈、防变形等工作。在钢筋的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能避免出现钢筋材料的浪费,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项目选择合理的绑扎方式,尤其在梁柱节点中,需要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间距,同时防止出现绑扎混乱等情况。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编号处理,并将钢筋进行固定。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错位或者遗漏安装等问题。
2.4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体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制备质量,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理的水灰比,在保证水泥型号的前提下,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或者初凝等问题,避免混凝土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高度和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振捣要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速度,当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时振捣可以停止,同时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问题。振捣前要确定好建筑预埋件和钢筋的位置,防止在振捣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施工区域的天气环境,喷洒适量的养护用水并铺设草帘等,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当出现混凝土裂缝时,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遵守相关的制度,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前提。所以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上层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科学的管理要求,并把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保证管理上的清晰明了。
3.2 采用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式
3.2.1 事前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指的就是在开展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之前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这不仅能够提前预测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还能够提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具体来说,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收集全面的工程材料,明确工程的总目标,并确定好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范围,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3.2.2 事中控制
事前控制起到的是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事中控制则是整个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事中控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充满了变数,所以做好事中控制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具体来说,施工材料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所以在事中控制过程中首先就应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这也是有序开展施工建设的具体要求。另外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也应该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并能够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标准。此外,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环节非常多,每一个小环节的质量都会关乎到整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管,在一个环节结束后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后续工作,不合格的话需要重新进行施工直到合格为止。
3.2.3 事后控制
在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应该根据相关的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对前期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验收,保证工程每个环节的质量都符合标准。这也是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收尾工作,必须加以重视。
4 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好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要不断优化技术,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从而为整体工程提供质量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薛善江.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7(14):213-213.
[2]盛霄,叶国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6,No.190(1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