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1010719641226XXXX 厦门涪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里陆陆续续建起了高楼大厦,高层建筑虽然极大地解决了城市拥挤的问题,但众多高层建筑这样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只能通过对建筑消防安全设计以及防排烟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知道,当大楼里一间起火时,危及的不仅仅是一层房间,火灾产生的烟雾散发出有毒气体,很多人死于烟雾中毒,而且火势会往更高的楼层走,如果没有设计安全通道,人们难以逃生,所以设计好防排烟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防排烟时要注意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设计适合建筑的独特需求,保质保量,不能偷工减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关键词:建筑暖通;消防安全设计;防排烟;设计要点
1防排烟系统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量与热量大部分排出,减缓烟雾蔓延趋势。设计疏散通道的基本目的就是能够与防烟、排烟系统形成配合。建筑内容发生火灾时,烟雾触发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启动排烟系统,并对发生火灾区域进行排烟控制。未发生火灾区域防烟系统启动,对非火灾区域进行加压送风,提高空气压力,以阻断烟气侵入。防排烟方式有三种,分别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以及加压送风防烟。自然排烟就是利用火灾产生热烟气流的浮力以及外界风力作用,通过建筑对外阳台或排烟窗将烟气排放出建筑外。这种方法简单,经济成本低,没有专门的排烟口,火灾中不会因为断电而受到影响。但自然排烟的缺点就是其排烟效果直接影响室外风向。火灾发生时,如果排烟窗开窗方向与外部风向相反,疏散通道与楼梯间就会注满烟雾,阻碍人员顺利疏散。排烟通道不同,可将自然培养分成两种,分别为外窗开启自然排烟、利用室外阳台自然排烟。
2建筑暖通的消防安全设计要点分析
其一,需要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将机械排烟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紧密地相连。同时,消防安全系统还需要对建筑暖通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在排烟风机和补风机要具备手动启动的控制方式、具备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控制方式等。
其二,通常情况下,不能将建筑暖通的风管系统当作排烟系统使用,特殊情况除外。假如把风管系统当作排烟系统进行使用,需要在使用之前在风管系统中设置电动密闭门、自动切换阀门,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的保证阀门和密闭门的安全性。
其三,在对建筑暖通系统设计消防安全时,应该根据建筑防火相关的规定划分防火区域,防止在两个分区中使用同一个排烟系统。假如两个分区必须要使用同一个排烟系统,需要在防火墙和管道的相连处设置防火阀,同时需要使用阻燃材料填补墙壁和风管之间的中间缝。
3建筑暖通防排烟设计要点
3.1做好自然排烟中的外窗设计
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合理设计外窗。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明确要求,建筑独立前室和共用前室可开启的外窗面积应大于2m2,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间的合用前室,可开启的外窗面积应超过3m2。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外窗面积,还要确保外窗是可以开启的。在进行防排烟设计时,尽量不要选择内窗和固定窗作为防烟窗。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一部分建筑工程的防排烟设计显然不符合有关规定,仅重视窗户的面积,却忽视了窗户的类型,从而导致防排烟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为后续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例如:某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层数为15层,地下1层,地上为15层,其中1~2层是商场,而3~15层为住宅,建筑高度小于为50m,属于半民用半商业的住宅建筑。
但是该建筑的防排烟设计却存在一些问题,该建筑防烟楼梯间外窗的面积为1.2m×0.9m=1.35m,可以说该建筑的在外窗设计面积上,没有任何的问题,与有关规定相符,但是该建筑防排烟外窗的类型却不符合标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毗邻建筑的防火间距问题进行了考虑,故决定选择甲级防火窗,排烟的方式为自然排烟。虽然甲级防火窗具有良好的防火能力,但这种类型的防火窗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完全被开启。对这类设计上的问题,应该增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确保楼梯间的防火要求。
3.2防排烟风机的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设计防排烟主要是避免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时,防排烟装置可以有效地排放出一部分烟雾,进而可以使建筑物中的烟雾浓度降到最低,从而在疏散人员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防排风抽烟机的主要工作规律就是将烟雾中的热量及时的排出,把热量逐步的引到不可燃的区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减小火势的作用。在对防排风抽烟机进行安装时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规定,禁止随便改动设备的安装规定,与此同时还需要准确的衡量送风量,进而可以达到设备安装的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以下三点设计排烟风机的风量:首先,当中庭体积低于17000m3时,应该按照排烟体积每小时6次的换气计算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当中庭面积高于170003时,应该根据排烟机体积每小时4次的换气计算排烟量,但是排烟量最少不能低于每小时102000m3。其次,如果排烟风机在不同区域进行使用时,需要准确的勘测每个防烟区的实际面积,进而可以使排烟风机发挥出自身具有的作用。其三,在高层建筑中安装天窗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及时的通风,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天窗排放出一定的烟雾,假如高层建筑未设计自然排烟的天窗,就需要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排放局部烟雾,另外,如果烟雾太浓,净空高度超过6m,就会使防排烟风机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3.3防烟分区的划分
国家相关指标明确指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面积以及长边最大允许长度要根据建筑空间净高度选择。防烟分区设置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有效将烟气控制在着火区域空间内,限制烟气从储烟仓进入其他区域。当烟气层高度被控制于储烟仓下沿以上高度内,才能确保人员疏散安全以及消防援救。如果防烟分区面积过大,烟气呈水平射流形式进行扩散,同时会带走大量冷空气并下沉,也就不利于烟气及时排出;但防烟分区设计划分面积过小,会减弱其储烟能力,造成烟气过早沉降进而蔓延至其它防烟分区。考虑到影响火灾烟气蔓延因素的影响,国家出台关于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新标准对于防烟分区做出规定,使得防烟分区划分更加科学、合理。
3.4排烟口与送风口的风速控制
建筑防火设计所处的规范标准环境对排烟口与送风口风速提出有明确要求。如,加压送风口风速应控制在7m/s以下,排烟口风速需控制在10m/s以内。然而,实际设计过程,相关建设者并未严格遵循规范标准,这就导致风速设计超出了规范数值。不仅增加了防排烟系统的运行阻力,还降低了系统排烟效果。故而,在设计防排烟系统过程,应对风速、排烟口以及加压送风口进行设置,以达到工程建设对防排烟系统运行控制的预期。
结论
在设计暖通系统的消防安全时,需要着重考虑暖通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和通风性。防排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保证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排放大量的烟雾,防止烟雾量过大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设计建筑暖通系统防排烟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采用优良的阻燃材料,同时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创新防火观念,增强自身的防火能力,优化建筑消防安全和防排烟的设计,进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杰.建筑暖通消防安全设计及防排烟的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34.
[2]孟瑞平.建筑防排烟设计系统若干常见问题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