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对于铁路运输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效率,是铁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国铁路企业有必要转变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理念、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制度灵活性、优化调度岗位与信息传递渠道、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重视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从而为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铁路;调度指挥;问题及对策
1 铁路调度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铁路调度安全基础问题
首先,铁路调度指挥失误,有时发生惯性问题,这无疑给列车控制和调度工作带来新的风险。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调度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关。一些调度员的责任感很弱,他们不注意自己的工作,经常会出现错误的问题。一些调度员不了解和理解管辖区域内的设备,并且作业指挥不是标准化的。这使得难以确保调度命令的准确性,这导致许多问题。其次,安全控制卡的问题也很突出,这也与人为因素有关,或者也是最常见的,因为调度员的一些安全意识相对较弱,这使得控制安全卡不存在。这已经发生,导致一些列车在没有运行条件的情况下行驶,这会影响运输的安全性。此外,调度员本身也存在问题,需要提高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一些调度员无法识别新设备而忽略了对规则和法规的研究,这使得很难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开展相关工作。
1.2 铁路调度的安全管理问题
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避免一些危险情况,防止出现问题。这一角色也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和整体效率。首先,在铁路安全管理规划过程中,专业管理职能不强,缺乏专业性,管理效能难以反映。在目前的阶段调度管理中,其技术支持的监管和运营指导明显不强,一些安全的关键点,控制卡不到位,缺乏专业管理,流动性形式不可避免,无法实现发挥安全管理职能的作用。其次,安全管理在规划阶段,基层站段与调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突出,这可能导致诸如过时的信息不对称之类的问题。最后,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度难以有效实施,阻碍了调度指挥管理的顺利运行。
2 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策略
2.1 建立路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为了改进铁路调度指挥科学优化,全面的路网运行管理系统优化了铁路调度指挥的整体高度,铁路部门满足了时代的综合需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所有铁路线都经过协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自动部署和自动监控。同时,铁路运输部门应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规划和运营管理,全面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的有效性。
2.2 建立中央管理系统
在铁路运输建设中,基于传统的分层调度分类情况,优化整体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整体效率,铁路规划部门应有一个集中管理制度和规划差异,实现全面详细的调度管理。同时,要加强各经营领域的资源协调配置,及时采取重要措施,优化整体利益。同时,实现列车运营区域的实时调整,利用额外的时间在运营领域进行培训,实现列车运行的及时调整,以满足铁路要求和实际运输需求。
2.3 铁路运输组织的科学框架
在优化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整体水平的过程中,科学调度的组织是关键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在建设铁路交通机制的同时,还应该有科学的计划,有序的开发和实施,升级整个水平的调度组织。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中国是铁路运输相对发达的国家,拥有数万条铁路。因此,在铁路运输规划中很难实现单一的组织结构,难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铁路行业的实际特点,目前的铁路调度机构是三层体系,国铁集团调度指挥中心,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和基层站段调度。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根据水平,上层可以管理下一级,特别是如果发生严重的铁路事故,上层处置组织拥有适当的行政和控制权,以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后果。
2.4 增强调度指挥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集团公司应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大会,在大会上列举国内外由于调度指挥安全意识缺失导致的事故,让调度指挥人员能够明确安全意识缺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次,需要构建相应的模拟平台,让调度指挥人员能够在平台内完成各类突发事故的应对演练,提升调度指挥人员的应急能力,并让其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状态。并且,也需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对于表现优异的调度指挥人员进行表彰,对于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最后,也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让各个单位的调度指挥人员能够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从而促进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2.5 优化调度岗位与信息传递渠道
在以往的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调度指挥信息传递能力有限而难以实现多通道传递,虽然铁路集团公司与车站参与调度的人员可以使用专业的通信通道进行调度指挥信息的传递,但是调度人员与列车之间的则需要使用无线调度电话来进行沟通。当前,无论是固定调度电话在铁路调度指挥中的应用还是无线调度电话在铁路调度指挥中的应用,都在铁路调度指挥流程的优化方面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在依托现有信息传递渠道构建多通道传递模式的基础上,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还应当重视依据信息传递渠道的改变,对铁路调度岗位进行适当调整。如在多通道传递的基础上,无论是对车站的指挥,还是对随车机械师的指挥都可以交由列车调度员来完成,而客运调度员与动车调度员则不再具有相关权限,在此基础上,铁路调度指挥信息能够得以更为通常的传播,这对于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由于列车调度员岗位承担着更多的列车调度指挥任务,因此,在这一岗位中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列车构造、列车日常运输工作等作出较为充分的认知,从而为铁路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化奠定良好基础。
2.6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在铁路调度指挥管理工作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是提高调度指挥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为此,铁路企业有必要设置应急响应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制度,从而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具体而言,铁路企业需要构建应急响应中心,这一机构主要负责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以及应急响应预案数据库,在此过程中,铁路企业应急响应中心需要重视收集真实的铁路调度信息,特别是需要对已经发生的各类突发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各类物资调拨方案、运输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在应急预案得以应用之后,应急响应中心还需要对应急响应预案的实施效果做出调研,从而对应急响应预案进行不断的优化,进而确保应急响应预案发挥出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效率的作用。
结语
作为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目前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调度指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调度管理安全保障行车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同时,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为调度指挥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增强调度指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设备的维护以及使用培训等措施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18(02):14-15.
[2]刘珊珊.基于云模型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