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清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省濮阳市 457300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城市规模逐渐增大,各种城市设施的需求以及专业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存在着公共安全的管理难度扩大,城市管理问题增多等问题。传统的粗放式、运动式、突击式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需求,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关键词:城市管理;难点;策略
1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城市管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事关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熟悉掌握城市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要积极整改城市管理薄弱环节。针对无序养犬、乱张贴小广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渣土运输“滴、撒、漏”等顽疾,创新思路和举措,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既要重视堵住源头,更要注意疏通渠道,不断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发展的需要。
努力营造优美人居环境。要把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抓好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形象。
2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民生就业的保障与“差距”
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府努力做到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我市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脱贫攻坚并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成果,进行了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严密监控了防洪安全问题,加快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公共服务提供保障。但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市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市民在就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2城市管理中被管理的部分市民素质较低
城市化的过程需要市民在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公德意识等方面同步提升,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城市社会中的人员流动较大,人口之间的动态性较强,所以有着复杂的矛盾特征,这些流动人员往往处于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出发,在出现城市管理和自己的矛盾时,将城市文明抛之脑后,各种不良的习惯以及旧观念也会进入城市生活中。所以在城市中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实际的实践中往往难以推动。这个问题体现出了被管理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与当前利益、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规划还是建设,都x需要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上考虑,往往会和一些人的局部利益发生冲突。各种管理中的违章建设、脏乱差等等现象,都能够从这些矛盾上找到原因,也可以从这些具体问题上做出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到相关的应对策略。
2.3部分城市管理人员技术缺乏,管理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人员困境、城市管理事物冗杂、执法交叉等状况,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执法行为不专业不合理、管理真空和管理重复等问题。按照规定,城管人员配置以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为标准,但目前我国拥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人员较少,队伍人员来源广、身份复杂,使得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总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城市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对科学技术运用不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为市民服务的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城管工作效率。
3对城市管理工作问题的相关策略
3.1积极转变城市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在城市中,居民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以及社会公益机制来满足公共生活,可见,健全的城市服务体系构成主要为政府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以及社会公益服务体系,只有拥有健全的城市服务体系,才能满足居民对社会性以及文化性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十八届三中全指出需进一步调整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以体现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城市管理要实现城市治理的转变,则要积极创新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首先,公共服务利用市场机制,以招投标、特许经营以及合同承包等方式来完善公共服务的供需,如环卫保洁、公共交通等,城市政府从社会购买服务体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要逐渐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次,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以及公益事业,使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方式多样化,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如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发展项目、养老服务项目以及康复项目等,先从地方政府购买逐步转变为中央政府行为,以逐渐形成中央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态势。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转变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才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方式,使城市居民获得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生活,这不仅利于构建和谐主义社会,还能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3.2专业管理,整合力量
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严把进口关,扩大对相关人员的招录,并建立健全用人机制,高校加大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对城管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为市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坚持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加强执法技能、业务水平培训,增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严格执法,科学执法,依法执法,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进一步统筹相关部门的职责,将与城市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综合高效执法,避免出现管理重合、管理真空等现象;政府部门在城市管理中协调、配合城管人员的工作,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3.3坚持依法行政,城市治理全面发力
城管执法、环卫管理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改革思路,确立了市、区、办事处三级管理执法体制。各县区城管部门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执法职能整合,列入政府组成部门,为依法行政奠定基础。紧抓规范执法。以推进服务型执法、开展“强转树”活动为抓手,全面宣传贯彻《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完善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等,严格执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2016年8月,住建部首次倡导了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要求各地改进工作方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全国城管系统全面推行“721”工作法、“服务式管理、说理式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以打造“严管街、示范街”为抓手,强力整治出店经营、马路市场、占道棚亭和违规养犬行为。全面启动中心城区道路静态停车执法管理,重拳拆除违章建筑、各类违规户外广告,依法拆除抢建非法建筑。全国多县数字城管平台全部实现试运行,全国多个城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完成了市区平台联网运行、市县数据对接目标,整合共享市县视频监控资源。市数字城管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市创建督查体系。
结论
总而言之,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推进策略,逐渐形成协调治理、合作治理以及多元治理的城市新格局,使城市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城市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2018(27):89,91
[2]顾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30):26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