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之法制教育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谭松乔
[导读] 校园暴力是这几年在学校出现的,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摘要:校园暴力是这几年在学校出现的,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开展校园普法教育活动、改善德育教育方式,塑造守法的良好公民、改善德育教育方式等方面论述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之法制教育措施。
        关键词:校园暴力  德育  普法
                                               
                                               
        根据学者总结,校园暴力就是在学校里面和学校外面发生的,能对师生产生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的行为。面对着校园暴力事件,学校应该普及法制教育,教会学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正当的权益,笔者总结预防中学校园暴力的法制教育应该从这些方面开展。
一 开展校园普法教育活动
   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地。许多事实都表明,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措施能够把校园暴力发生概率给降低。中学生由于大多数都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非常不成熟,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容易在缺乏理性思维状况中产生暴力行为。在这一个“依法行政”的时代,学校在面对校园暴力冲突事件的时候,应该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教会学生善于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保护自己。
        学校可以定期创办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法律类知识的电影或者书籍,这有利于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如采用模拟法庭、校园广播、国旗下的宣言与讲话、校园活动宣传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政治课、团队会、班会上,对学生宣传《末成年人保护法》等预防暴力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学校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稳定的家校联系机制,达到家校联合预防暴力的目的。
二 改善德育教育方式,塑造守法的良好公民
   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接班人和建设者。

这一切都需要学校改变传统“以智力为主,以德育为辅”的教育方式,杜绝德育之边缘化。
        如学校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定位好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日,教师也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去认识自己,指引学生走正确的人生方向,塑造健康的人格,扭正不健康的行为。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赏富有积极意义的、健康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获得积极乐观的精神理念熏陶。在培养健康积极心态过程中,也会自觉摒弃暴力活动,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道德教育,如可以把网络事件或者新闻在班级里讨论,让学生正确区分其中的曲直与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判断力,用符合道德方式去解决问题与认识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之发生。
        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法律基础课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如可以与当地的公检法部门进行联合,邀请有关人士来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建立与公检法部门的合作关系。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可以成立一些执法守法、学法懂法的社团组织,让法律能够真正走进校园环境。。在法律宣传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了解身边真实存在的法律案件,意识到什么是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知道做的事情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界限。同时,引以为鉴,避免错误的发生,意识到法律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杜绝校园暴力。
    总之,通过法律宣传和德育的改进策略,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认识观、人生观等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明素质,做一名知法守法的文明公民,从根本上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 依法处置校园暴力事件
    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大多是都是由于暴力事件的实施者的年龄是低于法律规定的刑事年龄,这导致司法机关很少去介入其中。一般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后,都是由教师或者学校对施加暴力的学生进行批评,然后寻求双方家长一起解决的措施。对于暴力严重的学生,这一种处罚措施很难发挥到威慑的作用,最后都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解决方案。
   为了使法制教育有真正的威慑感,学校应该对暴力事件进行严肃的处理,让暴力施暴者获得应有的惩罚,承担相应的代价。只有严肃处理,才能发挥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威慑作用,达到预防暴力事件再犯的效果。
    如学校可以采用各种渠道,设立暴力保护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可以救护权利受到侵害的学生利益。学校也可以成立解决暴力事件的心理救护组织,由心理专家对被害学生开展积极的情绪疏导工作,缓解在暴力环境中受惊吓的情绪,也矫正由于受到伤害所产生的仇视社会的心理。西方国家中学的“女生救助中心”和心理咨询救护热线,是非常令我国学习和推广应用的。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也可以联合所在地区的公安机关,对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被伤害的阴影,杜绝更多暴力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女生热线、女生部门,关心女生的心理动向,保护女生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到任何侵害。
    总之,采用法制教育措施防止校园暴力事件,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傅涛.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II.甘肃联合大学学报[J],2006 (3).
[2] 刘士合.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和对策.法制与经济,2008 (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