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单丽丽
[导读] 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学生来说
      摘要: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博大的爱心和人文修养等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伟大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言行举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指导着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充当着示范者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学生;成长;影响
       
一、引言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喜欢某某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某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据观察这“喜欢”与“不喜欢”与老师的性别、年龄及课程并无联系。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涉及到一个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识、能力、性情、言行举止、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
        渊博的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有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和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的关系,会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
        无私的爱和仁慈的心。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用博大的胸怀容下性格各异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平常心和理智。教师充当着团体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必须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造成“情绪化”。这些行为,不仅是学生不能接受,就是生活中我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人。作为教师,尤其是想做魅力型的教师,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把情绪化带进课堂,把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三、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
(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而教师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二)对学生的情感优化有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古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儿童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境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
(三 )对增强学生意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认知教师,教师在诱发学生潜能、倾心将其培养成材的教育过程中昂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为达到目的的坚忍意志力,必然会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生活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学生渐渐浮出混浊的岁月,探出头颅睁开清醒的眼睛,更深切地感受到托举生命者的坚强与刚毅,并把对这种意志力的体验化为谋求自立和自觉发展不可摧折的意志。
四、结束语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代表着社会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播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灵魂去引领学生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M].北京出版社,2005.
[2] 周照南,赵丽,任友群.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新芝.浅谈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农机化》学报 2012年第6期 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