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教过那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像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一样能够得到父母的细心呵护,他们的父母常年生活在国外,他们和父母一年也许也只见上一两面,因此与父母生疏甚至感情淡薄。他们大多从小由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抚养长大,虽也得到宠爱,但缺乏管教,非住校期间容易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习,初中入学时学习习惯较差。此外,这些孩子因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与鼓励,爷爷奶奶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缺乏自信,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孩子便是绣山中学国际部的孩子,一群不缺乏物质条件的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典型案例分析
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的留守儿童组成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做的小葛**个子的瘦弱男孩尤其引人关注,入学不久,我便在他身上发现了以下问题:
1、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开小差,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上甚至睡觉,经常潦草应付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
2、聪明、好奇心强,但学习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3、性格倔强、固执,处事情绪化。他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在入学的半个学期中,因与同学言语不合而大打出手两次。在家只要家里人不顺从他的要求,便大发脾气,甚至以绝食相要挟。他甚至在住校期间不辞而别、离校出走过一次。
4、缺乏自制力。在自习课上,他经常与同学讲话或离开座位。周末和假期过度沉溺于网络,
5、责任感淡薄。对于班委的竞选,他有一腔热情,主动申请担任电教委员,但在这个职位上并不尽心尽责。
这样一个问题突出的孩子,一定有其背后的家庭原因,因此我通过调查、家访和与其本人的谈心,了解到他在出生两个月时,父亲就离开了母亲,那时起他就由国内的外公外婆抚养长大。母亲常年在意大利打工,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父亲也从未尽过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而母亲虽尽最大的努力在物质上满足他,但疏于感情上的交流。外公外婆对他的管教疏松,也不知如何管教,随着外孙的渐渐长大,一些坏习惯也越来越多,其外公外婆也感觉对他无所适从,但因怜悯其家庭的不幸,祖辈非常溺爱孩子,经常顺从孩子的无理要求。由于家庭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养成了他的惰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多一点也不想做。由于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不断滑落。粗心马虎,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反抗心理。
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当了解了他成长的家庭背景后,对于这个并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孩子,我多了几分心疼。我也努力地去找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虽然他遇事冲动,容易跟同学起冲突,但他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虽然他学习不主动,缺乏钻研精神,但他课堂发言还算积极;虽然他作为班委缺乏责任感,但他以帮助老师做事为荣。因此,我认为他是一个本质善良的孩子,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1、争取家长的配合
我多次电话家访,与其外婆和阿姨进行沟通,温和的态度,耐心地说服,使她认识到,教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孩子着想,孩子如果现在管不好,将来后患无穷。在多次交流中,我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她进行了传授,并让他的国内监护人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这是一次好的开端。
2、心与心的靠近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得知他在家里缺乏必要的关怀后,我就试着主动找他谈心,向他讲道理,让他明白:外公外婆年事已高,自己现在渐渐长大了,应当做一个男子汉,去照顾外公外婆,而不是让外公外婆操心。平时,我主动找他做我的小助手,特意将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交给他去做,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欢与信赖,并给予鼓励与称赞,激发他的工作热情进而激发他对班级的热爱。在课堂上,我故意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发言,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表现,使他越来越自信,慢慢地他发言越来越主动。此外,我经常向任课老师了解他在任课老师面前的表现,并把它的特殊情况告知任课老师,希望也能尽可能多地得到其他老师的关爱。虽然他经常犯错误,我也一视同仁以班规惩罚,但事后我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开展主题班会
为了使葛同学增强自信,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我……》、《不要急着吃“棉花糖”》、《人生路莫慌张》、《从他律转向自律》等。在主题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葛同学焕发起对美好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他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葛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葛同学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门功课,成绩逐步提高,并且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虽然他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而且我还是经常会接到任课老师的对他的投诉,我想,我不能生气,我应该要为他目前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如果作为班主任我都不能对他充满信心与爱,那还有谁能帮助他呢。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少年儿童。我还要默默地在他背后支持他,鼓舞他,帮助他,引导他!
学生需要爱,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每个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因为爱,我会弱化孩子们的缺点,放大孩子们的优点;因为爱,我会在孩子们犯错而生气后继续寻找解决对策;因为爱,我会一次次失望后继续燃起对他们的信心!在国际部担任班主任的一年多中,我更加懂得了如何爱我的孩子们,无悔这艰辛的一年,我将继续用我满腔的爱去呵护这些城市中的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