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职教育领域,心理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关乎着学生健康成长和品质建设,同时也影响着生源质量提升,影响学校的整体办学和教学质量。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中职学校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具体的教学举措进行创新和优化,加强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本文主要就针对中职生所开展的心理教育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举措展开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建设
前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对中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侧重于中职生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素质考核。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需要针对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革新,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相关文化环境的建设,从而为中职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心理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本着强化中职生身心健康品质建设的原则,对具体的教育工作举措进行合理的创新与优化。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中职教育领域,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1]。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领域所拥有的发展机会。就目前来讲,中职生在心理健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来讲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心理认知,在品格的塑造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些中职生表现出攀比、奢侈等不良行为,在对一些事物的心理认知等方面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品质素养建设。再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加,给中职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中职生心理教育,培养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具有十分显著、特殊的教育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育领域,学校需要在教育思想、方法以及具体的工作举措上进行全面革新,有效落实心理教育,并对具体的工作机制和活动开展体系进行合理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给予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引导。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借助新媒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为了有效落实心理教育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中职学校需要在宣传层面加强思想重视。让广大师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心理健康这一有效的思想概念,并能够从自身做起,进一步端正自身的心理认知,规范行为表现,以一种健康、充满活力的姿态应对学校的课程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为了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学校需要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功能,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合理开发心理健康专题,构建微信公众号,推荐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新媒体的助力下,积极、广泛的学习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形成健康情绪意识的方法和经验。发挥文化墙的作用,明确文化墙的主题,并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健康心理知识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
(二)开展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广
中职院校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需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推广,加强健康知识讲座的规范性组织与全面落实,为学生积极学习健康的心理知识,提供丰富的活动载体和空间,围绕不同的主题就当前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例如针对中职生的攀比、奢侈的不良心理进行深入探讨,发掘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通过讲座的方式,组织趣味性的体验活动,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导入,小组讨论,任务实践等多种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奢侈攀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主题班会的组织,针对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实现情绪的调整、心态的调整,并互动分享保持积极、向上心理观念的经验。
(三)建立咨询室,构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为了实现心理教育,学校需要加强资金投入,积极建立咨询服务中心[2]。引进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辅导。并鼓励学生针对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困惑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并且富有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将心理教育有效的落实下去。同时在咨询室的载体支撑下,定期组织心理教研活动,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设置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定辅导方案。
(四)丰富活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为了将心理教育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校园活动当中,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职学校需要加强活动的创新与规划.通过多举并行构建多元化的活动体系,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活动[3]。例如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兴趣需求设置各种类型的兴趣社团,然后以社团为组织,积极开展趣味丰富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例如组织趣味的体育运动游戏来实现学生的体能素质强化训练,也能够让学生在运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的放松压力,调节内心情绪。同时学校应该注重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拓展,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深入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日常体验空间,为学生放松压力,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提供一定的环境载体。
(五)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为了让中职生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需要将这一教育内容与常规的课程教学建立有效的联系,构建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有效的渗透心理教育,例如将语文课与心理辅导有效的融合,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分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当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健康心理品格,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全面落实,并针对具体的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有效创设,为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校园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因学校需要借助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宣传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服务等,从多个层面将心理教育有效地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洁.对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20(02):55.
[2]王臻,孙远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0):62-64.
[3]王莉.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