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李琼超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李琼超
[导读] 生本教育是尊重学生生长规律、努力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摘要:生本教育是尊重学生生长规律、努力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着众多的名人佳作,同时包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生本教育的内涵,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态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不断完善与优化教学模式。
一、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涵
        生本教育强调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是顺应小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本教育体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兴趣以及创造力的发展,符合了新课标中建立开放课程的要求。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主观意志,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激发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思维发展不足等特点,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情感体验、增加感悟,从阅读中发现美,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限制。因此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另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去发现和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是就是对生命的感悟,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表达真实情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时间要求班级学生轮流讲故事、分享阅读的感受等等,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学生想要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新课开始时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特点融趣味性与其中,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或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动画、音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阅读等。


(二)重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鉴赏能力,进而形成高尚的精神世界。而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增加情感体验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情境的创设,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解读角色,感受小壁虎在借尾巴的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组织学生表演时,教师需要将文本第三段逐句给学生进行分析,然学生在读、说、想、模拟中理解语言的应用,掌握说话的句式,给学生积累语言的准备,然后在将故事情境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寓意的体会,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加深情感阅读,引导作品感悟
        加深情感阅读是指学生从自我意识上理解文本主旨内涵,让学生在传情叙述中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问题,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是学到了表面知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带到精神层面上,引导学生真正的用心去读,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对作品背景、作者思想历程深入研究分析,挖掘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构思才能将激发出作品内在的激情,然后用自己的真实情感结合文章情感对学生进行讲解,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不自觉的跟着教师一起去体会和感受[2]。比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利用音乐或图片等将学生带入到设定的意境当中,进行感悟和欣赏。然后从贝多芬散步到走进茅屋再到即兴弹奏的情感变化中,找出其中的激情,让学生仿佛看到,也似乎仿佛听到,进而用心与感受《月光曲》,激起学生的兴奋拨动学生的心弦。
(四)注重阅读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学生的监督,为学生积极创造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重视阅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比如给学生设置前置性作业,设计课后练习作业、注重读写结合、利用小组合作等等方式。同时教师还需要增加阅读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视野,比如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阅读手抄报、书签制作、阅读达人等等,多方面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重视阅读、爱上阅读同时也享受阅读,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总结: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培养、阅读能力提升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满足学生情感和学习上的需求。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实际能力制定教学方案,注重阅读实践活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不断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靖楠. 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115.
[2]李国霞.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